內政部營建署長柯鄉黨指出,馬祖的閩東建築和五年道路計畫,今年一定要執行,這段簡短的談話,給我們很大的鼓勵。因為這兩項工作對地區都非常重要,閩東建築屬於人文範疇,道路則為交通建設,是馬祖永續發展的重要條件,所以應該積極推動。在此之前,地方政府和民代雖然已有表現,但是仍有加強的必要,能夠繼續挹注經費和心力,將使地區閩東建築和道路建設,做到完善的境界,此乃地區之福,我們希望地方政府和民意代表持續著力,督促中央按照既定計畫逐一進行。 地方自治以來,地區在中央支持和民間配合下,不論是閩東建築整修和道路整建,都在積極進行,也有很好的成果,促使閩東建築得到保存,道路四通八達,但是仍然需要繼續強化。由於地方政府財政困難,所有建設幾乎全部依賴支援,因此,中央的動向,是成就地區建設的關鍵。我們不諱言,中央這幾年對地方的確很關愛,每年支援數十億經費,使馬祖各項公共建設,在短短時間之內「改頭換面」,進步有目共睹。話雖如此,可是以馬祖過去半個世紀為國家安全所作的犧牲和奉獻,現在分享一些國家資源,也是應該的,我們必須強調的是,台澎金馬為生命共同體,馬祖是國家土地的一部分,應有分享國家資源的權利。 馬祖的閩東建築,在國內少見,中國大陸固然很多,但是因為沒有適當保存和維護,特別是近年來大陸搞現代化,興建許多高樓大廈,使原有的建築風格嚴重變質,閩東建築也在消失之中,正因為如此,地區僅有的閩東建築益顯珍貴。據報導,澎湖望安島上的古老房屋,已經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相較於望安島,馬祖北竿的芹壁聚落,不論規模和保存之完整程度,均有過之而無不及,未來也可以爭取世界級的文化遺產,價值連城。事實上,包括立委曹原彰和經建會副主任委員張景森已經有此構想,但是需要進一步努力。 自從縣議員曹以雄引進聚落保存觀念後,地區近幾年在閩東建築整建方面,投入很多心力,效果已經顯現,最成功的實例當然是芹壁,其次,南竿牛角、津沙和莒光福正也有不錯的成績,更重要的是民眾觀念的改變,過去認為老舊房屋是廢物,現在則視為財產,因為觀念改變,加上政府推出閩東建築補助政策,為老房子注入新活力,而且成為一種風氣,現在最缺乏的就是經費,許多屋主在排隊,希望得到補助整修的機會。 至於道路經費,其實地區要的不多,其一是道路面積有限,其二為多數已經整建和開闢,全縣四鄉五島主要幹道,多數完成整建,未來工作的重點是在支線和新開闢,我們知道交通是建設之母,也是地方門面,因此,應該繼續著力,希望在近期之內,把尚未處理的道路,一一整建。 不論閩東建築或道路建設,對地方發展都很重要,希望營建署言而有信,落實工作。
落實閩東和道路整建政策
- 200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