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施工中的中央氣象局馬祖氣象站,將於今年十二月落成啟用,未來地區天氣預測將更為精確,對於各種產業特別是漁業,具有正面的意義與功能。我們以為,氣象站的功能很多,除了提供氣象相關資料之外,應該在天文教育方面有所表現,促使這項公共設施發揮更大的效益,對此,相關單位應該有所考量與行動。 馬祖氣象站籌備處主任陳建明日前拜訪縣長陳雪生,就雙方關切的事宜交換意見,陳雪生希望氣象站能夠晉用地區青年,以增加就業機會,同時興建景觀台並完成周邊道路景觀動線,這些建設有助於地區環境美化和觀光業發展,十分重要。陳建明回應,除了將陳縣長的建議帶給中央外,另外將要求調撥一座天文望遠鏡放置在馬祖,使地區鄉親更接近美麗的天空。主客雙方有此共識,為建設注入活力,我們希望中央氣象局一本對外島的關注,繼續提供資源,帶動地區各項成長,此乃鄉親共同的期待。 海島的馬祖,對於氣象的依賴超過城市,在地區,不論是產業和人民生活起居,幾乎都離不開氣象,例如觀光業,交通運輸是重點,空中飛的、海上走的,都和氣象息息相關。正確的氣象資訊,不但提供觀光客服務,同時可以避免交通意外事故,至於漁業更為重要。過去鄉親多數從事海洋捕撈工作,因為缺乏氣象資訊,海上常有事故發生,奪去不少人命,是地方最大的損失。儘管現在資訊比較發達,可是氣象資料依然是參考台灣或中國大陸的,兩岸三地相隔太遠,氣象預報的準確度降低。常見的現象是,台灣媒體預告馬祖晴天,地區卻在下雨,令人啼笑皆非,反倒是大陸福州沿海的氣象,對地區比較管用,成為目前島際交通、漁船作業和兩岸海運的重要參考。未來有了馬祖氣象站「自力更生」,不再依賴外地資訊,是近年來地方建設一大突破。 事實上,在大環境變遷下,氣象在人類生存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經愈來愈重要,正因為大眾的重視,使氣象成為時下熱門的行業,像是電子媒體頻頻在挖角。過去地方民眾很少接觸氣象相關課題,自然也損失許多機會,諸如天體運作情況,就和鄉親無緣。上個月全世界掀起一股「火星熱」,原因是當時火星距離地球最近,馬祖如果擁有天文望遠鏡,可以清楚看到火星動態;再如每年的中秋節,是觀賞月球最佳時刻,人們爭先恐後前往天文台一窺究竟,由此可見氣象站相關設施的重要。 正因為氣象站所提供的服務項目寬廣而豐富,我們更應加以利用,是以,在氣象站啟用之前,就應該針對地方特性與需要,研究氣象相關業務推展策略。我們理想中的氣象站,不僅在氣象資料上,做到良好的服務,同時在教育方面,也應該有所建樹。例如開放參觀、設班授課等等,促使氣象融入人們生活之中,讓鄉親認識氣象、瞭解氣象,進而運用氣象、支持氣象。
氣象是資訊,也是教育
- 200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