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共享水源便利,也要分擔運水責任-期待海軍興龍艦加入地區運水行列

  • 2003-10-19
 南竿地區今年缺水問題提早來臨,目前已經實施第三階段限水措施,為此,任何有助於增加水源的做法,都是重要而受歡迎的。前天有一艘海軍興龍艦運水抵馬,並完成一千五百噸輸水任務,未來是否能夠加入地區運水行列,尚有待高層的決定。不過,我們以為,馬祖水源為軍民共享,軍方理應分擔運水責任。我們希望國防部瞭解外島需要,發揮興龍艦功能,為馬祖注入活水,意義十分重大。 地區今年沒有颱風過境,秋雨也不多,特別是南竿本島,各個水庫接近乾枯,缺水問題嚴重,連江縣自來水廠已經採取多項措施。除了實施限水之外,同時啟動台灣運水機制,從本月初開始,由「金航貳號」執行運水任務,計畫運輸十六航次,至十一月八日止,如果再不下雨,這個機制將會繼續下去。現在的問題是,一艘船運水,每次運量只有二千噸,無法因應南竿地區需要。依照自來水廠的統計,南竿地區在正常的情況下(即不實施限水),每天大約需要供水三千噸,加上海水淡化,仍然不足以因應需要,軍民生活品質和產業發展均受到影響,特別是旅社等服務業,一旦缺水,連生意都做不成了。同樣走觀光路線的澎湖縣,幾年前也因為缺水,導致觀光業大蕭條,後來中央在民意強烈要求下,除了實施緊急運水,並且投入龐大經費,興建大型海水淡化廠,現在供水已趨於穩定,由此可見水源對產業和人民生活的重要。 在戰地政務時期,軍方資源遠比地方充裕,水源也是如此,國防部自行興建水庫,開鑿水井,作為官兵飲用水之用。而在地方,早年民間產業落後,民眾生活簡單,用水量不大,大致上看,軍民都能夠維持水源供應。地方自治後,軍民資源重新洗牌,地方政府有錢也有權,對於水利建設更為積極,國軍相對趨於弱勢,水源也入不敷出,因此,軍方爭取加入地方自來水系統,地方政府也樂於支持。其實,生活在一個島上,原本就應該患難與共、資源分享,現在軍方和民間的水利設施,多數已經整合(部分島嶼尚未跟進),均由自來水廠統一管理。相對的,今天面臨缺水危機,也要共同面對,在能力允許的範圍下,國防部應該認真考慮支援馬祖運水工作,以切合實際。 國軍的使命在確保國家安全和人民福祉,特別是防區的官兵,長久以來和地方維持親密的關係,真正做到同舟共濟、同島一命的境界。即使是現在軍政分治,依然協助地方事務,這種深厚的情感和奉獻,是馬祖建設最大的動力。現在發生缺水問題,國軍官兵生活也受影響,如果能夠在這個關鍵時刻,海軍的運水艦發揮功能,所象徵的意義很大,不但為軍民關係加分,而且表現國軍保國衛民的精神,同時在地區水利建設和事蹟中,寫下重要的一頁。 所謂患難見真情,今天地區出現缺水難題,地方政府已經採取各種措施,軍方適時提供支援,不僅是一種任務,更是真情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