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回收再利用,不但是環保工作的重大突破,而且對農業和人們健康都有正面的意義,因此這項工作廣受重視。地區受限於客觀環境,過去在這方面沒有建樹,但不表示未來也是如此,政府許多政策,於推動時需要調適期,廚餘再利用也是如此,我們希望經由政府努力和民間配合,特別是在宣導活動方面著力,讓鄉親建立正確觀念,只要這一步能夠走出去,未來的路就很寬廣,事實上,環保工作就是循序漸進的。 有關廚餘再利用,最近因為大企業台塑公司倡導,引起國人興趣和探討。據報導,台塑已經投入龐大經費,從事廚餘回收再利用計畫,將把廚餘變成肥料,且已著手與部分縣市政府合作,今後將由縣市代收廚餘,送進台塑處理廠。如此,縣市垃圾為之減量,台塑也可以減少支出,雙方都有利。台塑和縣市政府這項合作機制一旦啟動,各家戶廚餘就不愁沒有出路,廚餘搖身一變成為有價值的物品,而且還有很大的商機。 連江縣環保局為了迎合時代趨勢,也朝廚餘回收再利用計畫邁進,日前特別邀請國內專家前來地區,分別以「送堆肥到大地」、「廚餘回收再利用現況與技術」為題,把經驗分享地區鄉親,前來主持講習的財團法人主婦聯盟董事長陳曼麗和行政院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高宜民指出,廚餘再利用的優點,包括:其一可避免家中垃圾腐壞和孳生蚊蠅,垃圾量也可以減少;其二廚餘堆肥處理變成有機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學、生物性質,增加農業生產力;其三可以讓國人養成愛護資源和環保的習慣。這項活動很有意義,而且對地方有益,應該大力提倡,即使在地區沒有辦法做到廚餘集體回收,家戶也可以自己做堆肥工作。 廚餘,就是剩飯、剩菜,我們如果走進時光隧道,在過去,廚餘的價值可大了。鄉親生活在困苦年代,那有什麼廚餘,剩下的飯菜不是隔日再吃,就是拿去飼養家禽,而國軍部隊的廚餘,更是「兵家必爭」的對象,當時鄉親不太瞭解軍中體制,只知道廚房「伙伕班長」權力很大,是攏絡的對象,如此,可以增加廚餘量。現在部隊廚餘,則是拜託鄉親前往收取,不同的環境,出現不同的景象,「撫今追昔」令人不禁感慨。 回收再利用,既然是現代文明的產物,就要用科技方法來解決。經過專家研究發現,廚餘可以再利用,製作肥料是其中之一,而製作出來的是有機肥料,使土壤變好,所生產的農作物也不受汙染,確保飲食者健康。現代人非常注重身體,對於飲食尤其注重,同樣是蔬菜,施以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價格就不同,廚餘能夠「化腐朽為神奇」,我們豈能放過?現在政府大力推動,但需要鄉親的配合,我們期望大家瞭解環保工作的重要,將廚餘交給有關單位處理,既省事又有益,何樂不為。
廚餘再利用,地方受益多
- 200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