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報導,北竿一艘漁船在海峽中線作業時,大陸緝私艇登船檢查,事後中共指為「例行檢查」。由於日前曾有大陸漁船越界拖網並拒絕臨檢,兩個漁民遭到我方海巡隊槍傷,兩件事是否具有關連性?成為敏感話題,更為各界所關切。我們以為,馬祖與大陸近在咫尺,如果雙方都強調「經濟海域」,必然產生困擾,最好是在模糊地帶和彼此默契中生存,不要踰越「界線」,如此可以常保和平局面,更重要的是,雙方在面對事件時,都要自我克制,以和為貴,如此才能共創雙贏。 其實,所謂的「界線」,早在三十年代就已建立,當年兩岸軍事對峙時,國軍與共軍都有屬於自己的防線,例如馬祖軍方將五千公尺之內海洋列為管制區,在區域之內,嚴格禁止共軍艦艇和漁船進入;當然,我方船艦也不能超越防線,現在兩岸情勢緩和,馬祖也褪去戰地色彩,國軍不再警戒海上活動,且在社會開放之下,兩岸船隻往來密切,特別是實施小三通之後,互動為之加強,儘管如此,海域的管制依然不能放鬆,這是基於主權考量,任何國家或地方,對於領域和資源,都有所堅持,即使是這個海域重疊,也不會輕易放棄。 地區海域擁有豐富的漁產,大陸漁民以捕撈為生,當然會覬覦這個漁場,最近幾年來,大陸漁船不斷在我海域進行濫捕、濫炸以及竊取漁具等不法活動,引起地方各界強烈的反彈與不滿。為此,海巡隊增加海上查緝任務,並充實人員和裝備,但是仍然無法有效遏止大陸漁船「前仆後繼的攻勢」,正本清源的做法,在於中共重視漁民出海行徑,宣導及管制漁民不法行為。而日前發生海上槍傷大陸漁民事件,相關單位已經深入檢討,地方民意也表示關切。生命是無價的,不論基於何種理由,槍傷人員都是不對的,我們希望這件不愉快的事,能夠在雙方諒解下,儘快得到解決,更不能因此而影響兩岸好不容易建立的友好關係。 長久以來,馬祖居民在槍林彈雨中過活,內心之恐懼,生活之無奈,絕非一般人所能體會,現在兩岸情勢緩和,地方自由開放,並且實施小三通政策,總的來看,馬祖人是很受用的,鄉親的看法是,經濟發展還在其次,兩岸不再兵戎相見才是重點。如此,過去的恩恩怨怨可以一筆勾銷,這是兩岸人民共同的期待,這個美好的遠景已經看到,雙方能不珍惜?兩岸未來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唯有彼此信賴和誠意,這條路才能順利的走下去。 在兩岸各自強調擁有海域的情況下,雙方船艦沒有經過合法手續和告知,最好避免駛進對方的海域,這是一種尊重和法治,更是權益的堅持,是以,我們希望大陸當局能夠有效約束其船隻,不要越界作業,特別是炸魚等破壞海洋生態的舉動,絕對禁止,我們也要籲請地方漁民,在合法的海域範圍內活動,我們期望兩岸的海上事務,應該自我克制,以創造雙贏局面。
兩岸海事、各自克制、創造雙贏
- 200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