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的乾淨到哪去了?」這個標題出現在馬祖資訊網,網友指出,「去年的一項觀光地點乾淨度調查,馬祖名列前茅……曾幾何時,馬祖的公廁讓人退避三舍,各村莊的整潔度也都大幅下降,到處都是垃圾……他不禁要質問,在擴大內需後的今天,在清潔人員大幅增加的今天,為什麼馬祖的清潔度會下降…」這位網友所指,或許言過其實,因為地區環境衛生做得還不錯,更沒有處處是垃圾,可是我們也不諱言,許多地方衛生的確有待改善,如果政府和鄉親多用點心,可以做得更好。馬祖已經是個國際性觀光島嶼,不論發展程度如何,都要把乾淨列為首要,唯有乾淨,鄉親生活品質才能提升;唯有乾淨,觀光業才有希望,因為乾淨是馬祖永續發展的基本條件。 地區於開放後,各項建設大步邁開,也有不少成果,同時在環保工作上,政府投入不少心力,現今全縣四鄉五島均設有垃圾處理相關設施,也配置有清潔工人,特別是中央擴大內需方案實施後,有關單位臨時人員增加,這些人工,多數用於環保工作,使地方環境衛生指標提升。然而,現今社會依然出現不少髒亂死角,我們如果深入鄉村,問題就多了,這和鄉親生活習慣有關,也考驗政府環保能力。 大體來看,現在各地公共場所清潔,因為有專人負責,特別的幾條主要道路,藉助部隊的力量,阿兵哥三不五時就在整理,通常能夠保持整潔的面貌,其他公園綠地,有清潔工人擔綱,表現也不錯,尤其可貴的是,政府環保部門對於民意反映十分重視,問題一旦出現媒體,立即有所行動,做到「即說即做」,至於網友提到的廁所衛生,偶爾髒亂是免不了的,因為國人衛生習慣不是很好,政府主管單位,不可能全天候站崗,但是衛生問題不會太嚴重,政府管理制度已經建立,除了每天有專人清潔之外,還有評比,對於衛生做得特別好的管理員,給予獎金等鼓勵,行政院衛生署曾有官員前來瞭解公共衛生,對於公廁也有不錯的評價,就我們的看法,現今地區環保工作最大的盲點在鄉村,住家四周環境問題尤其大。 我們如果走進社區或村莊,街道走廊上或在巷道裡,總會發現許多髒亂死角,有些鄉親把不用的物品堆積在外,日久腐蝕,不但影響觀瞻,而且不衛生,病菌往往由此而起;再則,鄉村中有不少無人居住的房屋,或倒坍、或閒置,因為缺乏管理,雜草叢生,是環保最大的問題,政府曾經在軍方協助下,進行大規模整頓,可惜不能持久,未來最好擴大閩東建築補助範圍,鼓勵鄉親返鄉居住或利用,是正本清源辦法。 馬祖致力觀光業,所追求的就是精緻,政府及民間也朝此方向努力,然而精緻的首要條件在乾淨,我們認為,今後應該把地方鄉村環境衛生工作,列為重點之一,特別對於包括民意、媒體和網友在內的關注和建議,應該虛心採納和改善,尤其是政府和民間要有具體行動,使乾淨成為馬祖的代名詞,達到永續經營目標。
乾淨才是永續經營的基本條件
- 200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