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截垃圾新主張,環保工作有創意

  • 2003-11-07
 「連結空桶以攔截海上漂流物」,是南竿牛角社區發展協會的新主張,也是環保工作的一大創意,是否產生經濟效益尚有待時間的考驗。不過,社區工作者能夠「無中生有」用心做環保,以維護家鄉整潔,就值得鼓勵。環境保護原本就需要一些創意,許多措施是在摸索中累積經驗和成果,特別是海上漂流物,對環保工作而言,是全新的經驗。地區因為緊鄰大陸,成為環保問題的受害者,所以任何有助於解決問題的措施,都有必要嘗試,我們期待這項創舉能夠收效,也認同並支持社區作為和奉獻。 地區垃圾主要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在地產生的,一種則是外來的,自己產生的垃圾,其數量和種類可以掌握,政府也有對策,外來的垃圾就無法預估了,也成為棘手的問題,這種外來的垃圾,即來自對岸大陸。由於馬祖和福州沿海縣市只有一水之隔,且近在咫尺,每到季風或大雨時,大陸就有大量垃圾隨著潮流漂進地區各個澳口,儘管政府相關單位非常注意,並且動用大批人力和物力,阿兵哥、清潔人員和環保義工總動員,進行清理工作,但是這種漂浮不定的垃圾,隨時會出現「防不勝防」,事實上,地區在有限的人力與物力下,導致海灘時常有垃圾存在。 地區最大的特色和資源在自然景觀,而海灘則是景觀的重點,它的乾淨與否,不但是環保指標,同時對於觀光業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為許多觀光客喜歡走向海灘,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如果看到成堆的垃圾,不僅煞風景,對馬祖又是作何感想?最近以來,連江縣長陳雪生曾經偕同環保和衛生單位主管,專程前往大陸協商,希望對岸能夠在垃圾處理方面「自我克制」,也得到正面的回應,但是中共官員說歸說、做歸做,迄今還沒有具體行動。「靠人不如靠己」唯有地方想出解決辦法,才能一勞永逸,由此也凸顯牛角社區創意點子的重要。 其實,從事環保工作,重在用心和奉獻,許多環保措施,就在人們智慧和科技配合下,顯現其成果。地方自治以來,政府在環保方面著力很多,環保組織和設施不斷增加,也有不錯的成果,然而在面對海上漂流物時,卻是束手無策。為此,我們鼓勵各種與環保有關的創意,像是這次牛角社區發展協會,經由專案的補助,從事漂流物回收試驗,他們把裝置氯氣的空桶回收,再連結起來,放置於澳口外,形成一道攔截網,使海上漂流物無法「搶灘」,保持海灘乾淨,在網外的垃圾也很集中,容易處理,減少人力和物力,這種做法的成敗,必須經過時間的驗證,但是,已經為垃圾處理工作找到一個方向,應該繼續觀察。 垃圾是文明社會產物,大陸拜經濟開放之賜,垃圾量日趨增加,問題是,他們把垃圾問題推向彼岸的馬祖,我們在協調和抗議並促其改善之餘,得自力更生。據社區協會理事長楊綏生表示,這種做法至少可以達到廢物利用、潔淨海岸和漁民就業等三項目標,鄉親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