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客運增班,有利地方經濟

  • 2003-11-11
 兩岸客運,現在開始每週增加一班,由原來的兩班增為三班,以提升載客率。這是地方府會首長積極爭取和主客觀環境配合的結果,也是小三通實施以來的突破,更是地方經濟的利多。如何掌握客源,使這條航線能夠保持活力且不斷成長,是今後努力的方向。特別是在客運服務品質方面,應該投入更多心力,我們不但要爭取台商乘坐,還要把目標指向大陸觀光客龐大的市場,唯有兩岸運輸業景氣,小三通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 運輸是產業的重要指標之一,海上客運班次多寡,可以在往返客輪中得到證實。自從小三通實施以來,由於兩岸高層意識型態因素,進展十分有限,地方各界早期對於兩岸客運,也持保留的態度,連江縣政府為此絞盡腦汁,以補貼方式促使定期航班的啟動,期待之情溢於言表。在此期間,業者也有高度的誠意,就在政府和民間配合下,兩岸歷史性的固定客運終於動了起來。當然,在開辦初期總是會面對許多因素和困難,好在各方都很用心,一一突破,現在能夠提升運量,對業者和政府而言是一大鼓勵,也讓鄉親對於小三通政策有倒吃甘蔗的感受,其實質和象徵的意義都很大。 不過,航班增加之後,客源也要相對提升,客源又從那裡來?正考驗著業者的智慧與作為。我們以為,現在大環境非常有利,但是需要出擊和突破,其中台商與大陸觀光客就是重要對象,但必須在宣傳和協商上著力。我們知道福建的台商很多,他們經常往來於兩岸,而且多數走廈門與金門的航線,馬祖與馬尾航運則很少利用,這是地區的損失。地方不斷爭取,效果不大,箇中原因很多,主要是過去兩岸交通不夠密集,台馬空中飛航偶爾也不正常,讓台商望而卻步。這些問題現在已經改善,我們可以大力宣傳,最好推出優惠措施,引起台商重視與興趣,促使「兩馬」航線熱絡起來。 其次,福建省旅遊局已經透露,明年春節前後,將開放大陸人民前來馬祖觀光,每天大約有一百人,他們如果在地區停留兩三天,正常的情況下,就有三百人左右在地方流動,對於觀光業是一大激勵。這些觀光客往返兩岸交通工具,是大陸還是馬祖來提供?假如有一部分乘坐我方的客輪,屆時就要再增班。有句話說,生意是人做出來的,兩岸海上客運,能夠做到票價合理,以客為尊,使服務品質大幅提高,自然會受到歡迎。即使中共對其人民「約束」,大概也只是一時的,畢竟前來金門、馬祖觀光是自費的,兩岸客運服務品質做了比較之後,大陸人民會有選擇。現在的問題是,地區在海運方面,到底有多大的優勢。 兩岸互動關係,將因海上客運增班而向前邁進,鄉親樂見成果,但是,運輸量與客源數是成正比的,所以,各方必須在台商和大陸觀光客身上動腦筋、想辦法,能夠得到他們的青睞,這條航線才會熱絡,有利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