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東引鄉因為垃圾掩埋場設置地點問題,成為當地熱門話題,而且在民意反彈下,地點一再更改,未來能否順利興建,還需要各方共識。其實,這種容易造成汙染的設施,設置在什麼地方,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不同的意見。我們不妨思考,如果把各島垃圾集中在一處焚化可行嗎?這個話題不久前曾在網路討論,正反意見都有,就專家的看法,以現代科技再配合地區地理環境,應該可以做的到。有文明就有垃圾,可是大眾對於垃圾處理設施,卻非常排拒,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集中處理,不但解決問題,而且有助於環境保護,「兩全其美」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全縣四鄉五島,南竿面積最大,垃圾量最多,也最先設置垃圾焚化爐,現在運作正常,不過,由於南竿垃圾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數量,使焚化爐功能只發揮三成左右,是資源的浪費。而在其他各島,由於垃圾量有限,且焚化爐管理費用過高,政府傾向興建垃圾掩埋場,這是東引的問題所在,也使得工程充滿變數。今天是民主時代,人民對於公共事務有表達意見的權利,誰會樂意接受具有汙染的設施在居家附近?我們在媒體中,常常看到有關垃圾處理抗爭事件,他們不論基於何種考量,但是,垃圾處理設施對人們生活品質的影響,是無庸質疑的,至少現在是如此。 專家之所以看好馬祖垃圾可以集中焚化,是基於現代科技和地理環境的有利因素。 在現代科技方面,國內外對於垃圾處理方式各有不同。其中,垃圾收集後經過積壓再運往其他地方焚化,既節省費用又兼顧環保,這項技術已廣為運用,地區也可以引進。至於垃圾運輸也不成問題,現在比較引人注意的是登陸地點,因為垃圾即使經過積壓,其汙染也令人擔憂,好在現有焚化爐位於海邊,在當地找個適當位置,興建簡易碼頭,即可解決卸載問題。 在地理環境方面,地區四鄉五島,距離不是很遠,在正常的情況之下,都可以行駛船隻,提供垃圾運輸有利的條件,何況,各島垃圾於收集後,必須先行積壓處理,需要一些時間,不必當天運往焚化場,可以緩和運輸壓力。 地區島嶼分散,許多建設需要兼顧各島特性與需要,不但增加建設經費,經濟效益也無法充分發揮。例如島島有碼頭和機場,有些島嶼的使用率就不高,如果島島興建焚化爐也是如此,結果也一樣。而南竿的垃圾焚化爐,現在每天處理的垃圾,不到其功能的四成,如果其他島上的垃圾能夠運到這裡焚化,在當地不再有垃圾處理的問題,環境品質提升,而南竿現有的焚化爐也可以達到滿載運轉。這正是我們強調垃圾集中焚化的原因,當然,地方特性、民意動向、環保政策等等,都需要詳加評估和研究;我們以為,任何對環境保護有益的措施,都值得思考和嘗試,垃圾集中焚化就是如此。
垃圾集中焚化,值得思考
- 200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