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陳水扁要將金馬外島劃為「非軍事區」;國民黨主席連戰也主張「金廈非軍事區」,兩位總統候選人,等於間接宣示金馬撤軍,外島民眾對於這項宣示,沒有太多反應;但是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在十年前提出「金馬撤軍論」時,卻引起軒然大波,時空環境改變,鄉親的看法也不一樣了。「非軍事區」可以減低軍事威脅,對歷經戰火的金門、馬祖而言,是一條要走的路,至於怎麼走?何時能夠走?需要各界智慧和共識。
連戰是在金門總統候選人競選辦事處成立時,提出「金廈非軍事區」的主張,雖然沒有提到馬祖,但是基於金馬的同質性,當然被包涵在內;至於阿扁總統則是對中國大陸表示善意,提出雙方互設辦事處,金馬等外島為「非軍事區」建議,兩位總統候選人。不論基於何種動機和對象,這些言論,已經關係到金馬鄉親的權益和未來發展,我們不能等閒視之。
由於金門、馬祖實施軍事管制長達半個世紀,鄉親對於戰爭都有無限的感慨和恐懼。因此,任何有關「免於戰爭威脅」的提議,都會受到多數人的支持,「非軍事區」固然不會保證永遠不會發生戰爭,例如大國軍事佔領和侵略等,但是在正常的情況下,一個沒有駐軍的地方,是不會有戰爭的,戰爭的威脅相對降低。現在鄉親對於駐軍的支持,一方面是感情一方面則是官兵消費。
長期以來,國軍部隊駐守馬祖,雖然導致經濟和自由的傷害,但是也提供許多援助,即使是現今軍政分治,軍方對於地方事務,只要在能力範圍之內,依然全力以赴。軍民經過數十年的相處,彼此之間有了默契也有感情多數軍人特別是老兵,已把這塊土地當作故鄉,榮辱與共,如果有一天地區阿兵哥不見了,鄉親的內心深處必然有所感傷。至於消費更為商業界所重視,官兵曾經是地區市場消費的主角,阿兵哥沒有放假,商店往往要關門。儘管國軍實施「精實案」之後,部隊人數大幅減少,但是現階段馬祖觀光業還沒有形成氣候,國軍消費依然重要。
不過,大環境的趨勢是不太容易改變的,在國軍「精實案」持續推動下,金馬減少兵源是必然的。事實上,年來兵力減少已經十分明顯,連軍醫院都將要撤除了,它所透露的訊息是什麼?我們現在如果再要求國防部暫時停止並維持現有兵力,似乎不太可能,於其向不可能的政策挑戰,不如退而求其次,在產業結構上迅速轉型,以觀光業為主軸,一旦商業轉型成功,阿兵哥的消費比例降低,屆時撤不撤軍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金門、馬祖與中國大陸只有一水之隔,兩岸情勢如果緊張甚至武力相向,金馬首當其衝,我們曾經受到戰爭的苦難,未來還要繼續充當砲灰嗎?我們期望免於戰爭威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駐守軍隊,所以,「非軍事區」是金馬未來要走的路。
「非軍事區」,是金馬未來要走的路
- 200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