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設立托兒所,不但是縣長陳雪生的政見,更是地方的需要,有關單位不能再拖了。
陳縣長前天在縣府主管會報中,特別指出輔導各鄉設立托兒所的重要,同時強調這是他的政見,不能失信於民。在此之前,陳縣長已經多次提到這項要求,但是都沒有具體行動,問題出在那裡?我們並不瞭解。但是,以今天社會環境,各鄉的確有設托兒所的必要。因為,現代人工作忙碌,而且小家庭居多,他們的幼兒需要保母,卻往往無法如願,造成生活和工作上很大的困擾。對當事人而言,缺少托兒所的影響層面,至少有以下三項。
其一、民間保母條件不符。現在因為沒有托兒所設置,許多幼兒在家庭無法照顧的情況下,只有把兒女交給民間保母,這些保母良莠不齊,也缺乏專業,幼兒能否得到妥善的照顧?多少要看運氣了,當然其中不乏稱職者。幼兒生活環境和安全非常重要,唯有送進合法的托兒所,父母才會安心。
其二、費用也不少。現今社會進步,大家都想過著舒適、安逸的生活而照顧幼兒則是勞心勞力的工作,而且責任重大,因此,許多家庭即使兒女已經成長或沒有正常工作,也不見得喜歡作保母,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得到一個保母已經非常幸運,便很少去計較費用,通常的收費不低,比立案托兒所高出很多。
其三、安全上的顧慮。一般家庭接受幼兒托付,根本說不上什麼設施,如果這位保母用心,大致還可以做到安全要求,反之,就令人擔憂。幼兒何其珍貴、脆弱,禁不起任何「風吹草動」,再者現在的幼兒,啟蒙比較早,保母的言行和照顧方式對他們不無影響。
現代年輕夫婦,兩人多數有職業,他們一旦有了愛的結晶,是喜也是憂,如果自己照顧,必須有一人辭去工作,生活負擔相對增加,能夠進入托兒所,問題就解決了。陳縣長在國大代表任內勤走鄉間深切瞭解民意需求,因此把設置托兒所列為政見之一,現在任期只剩下一年多時間卻未見具體行動,他很著急,鄉親更充滿期待。
地區環境十分特殊,在有限的人口和幅員中,卻分散四鄉五島,而托兒所設置的基本要件,在於幼兒托付人數,如果數量不足,托兒所即使勉強設置,也入不敷出,正因為如此,才引不起民間興趣,政府基於社會需要和幼兒安全,輔導設立托兒所是切合實際的,我們不妨把它當作社會福利來看。
政府施政以民意為依歸,當民意提出合理要求時,政府必須克服一切困難,且全力以赴。而托兒所的設立,正是民意所趨,儘管各鄉缺乏設立托兒所的條件,政府則不可置身事外。事實上,在國內也有許多鄉鎮托兒所,在缺乏民間支持下,由政府提供資源,使幼兒得到良好的生長環境。總之,現在設置托兒所既然切合實際,不論由誰主導,都是具體行動的時候了。
輔導各鄉設立托兒所,切合需要
- 200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