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通砂石,規範不可少

  • 2004-02-21
 小三通砂石可經由福澳港運轉東引、莒光離島一案,經地方積極爭取,終於得到行政院核准,對於地區營建工程的沙石來源,將有重大改善,營造業者和地區整體建設都受益。這項遲來的利多,得到各界歡迎,縣長陳雪生表示欣慰,並且指示有關單位積極協調,儘速落實執行,他並且提出多項要求,包括砂石數量調查以及加速通關流程等等,都和未來砂石進口作業有關,唯有良好的規範,才能避免問題發生,使兩岸經貿正常發展。
 在此之前,兩岸小三通雖然可以載運砂石來馬,但僅限於南竿,最缺乏砂石的莒光和東引,則被排除在外,引起民意強烈的反彈。經過地方政府和民意代表不斷的爭取,陸委會政策終於鬆綁,放寬限制,未來大陸砂石可以經由南竿福澳港轉運到其他各離島,營建業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大陸砂石來源容易,而且運輸成本亦低,使工程進度甚至品質,都能有效掌握,這項政策的轉變,是小三通實施以來另一種突破。
 不過,儘管砂石能夠運輸離島,但是需要一些配套措施,促使政策走上軌道,政府一方面給予輔導,相對的也要加以規範,砂石數量調查和管控是重點之一。兩岸運輸砂石,需要事先申請,政府瞭解市場需要,適時、適量進口,對業者和市場都有正面的意義。特別是兩岸貿易還在摸索階段,我們必須小心翼翼,穩紮穩打,唯有建立規範和制度,才能可長可久,到達兩岸雙贏的目標。
 兩岸小三通實施三年多以來,各項業務進展十分有限,現在砂石轉運方面能夠突破現況,已經非常難得。事實上,今天兩岸關係在雙方高層意識形態和各有堅持的情況下,小三通必然受到擠壓,導致地方事務性工作寸步難行,像是砂石轉運到離島,在一般人看來,應該是稀鬆平常的,事實則不然,行政院陸委會有很多顧及,所以一直到現在才放手。不論如何,中央放寬砂石業務,地方如願以償,我們珍惜這項來之不易的成果,更要做好相關配套措施,不但促使砂石運輸業者正常運作,而且還要以此商務成果,帶動兩岸其他貿易成長。
 在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台北媒體曾經報導,有關單位發現,大陸砂石走私運往台灣情事,是否真實尚有待調查。我們以為,即使發生這種現象,大概也是在金門,因為馬祖過去砂石運量很少,載運的商船也能有效掌握。但是,我們也瞭解,金門和馬祖同質性很高,也就是說,金門的問題有可能在地區發生,在地區放寬砂石轉運業務之際,也要防範不法行為。
 地區受限於地理環境,砂石已經全面禁止開採,所有建設使用砂石,都要依賴外界,過去均來自台灣,小三通實施後,南竿本島可由大陸進口,現在進一步放寬轉運到離島,以兩岸地緣特性,未來地區營造所用砂石都會轉向大陸採購,數量也會愈來愈大,因此,更需要加以規範,使兩岸貿易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