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步道、投資少,深度旅遊、效益多

  • 2004-03-01
 近年來,全縣四鄉五島都有休閒步道的興建,最近更趨於積極,這種建設從外觀上看,或許不怎麼凸顯,但是就觀光業發展,效益卻很宏大。因為觀光客經由步行,將地區優美的景觀盡收眼廉,而步道的另一個優點,就是避免環境的破壞,今天我們致力觀光業發展,最大的資產在自然環境,能夠做到環保和經濟兼顧,馬祖才有永續發展的條件,因此,我們對於政府興建步道給予鼓勵。
 地區重大建設如機場、碼頭、道路以及文化體育設施等,在中央支持、地方政府積極努力和民間支持配合下,已經有了不錯的成果,現在進行中的國內商港--福澳碼頭擴建和珠山電廠完成之後,地區未來大概暫時不會有大型建設,政府現在把資源投入小建設,使馬祖變得更為精緻而美麗,不僅有利於觀光業,而且提升民眾生活品質,這種施政方向,才具有前瞻性,更受到鄉親的歡迎,步道就是小建設之一,也獲得正面的評價。
 地區幅員很小,就觀光的角度來看,觀光客乘車走一趟南竿本島,不過半個小時路程,走馬看花,印象模糊而短暫,這是許多觀光客的經驗,如果步行就不同了,不僅達到健身要求,而且可以沿路欣賞到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塑造深度旅遊特色,這對城市居民非常具有吸引力,讓他們感受到馬祖的特質,也不同於其他觀光區。事實上,現今國人前往各地旅遊,主要目的也是在於調劑身心,他們來到馬祖,一方面可以瞭解外島風俗民情和前線特色,又能感受一趟生態之旅,多重享受,印象必然非常深刻。
 步道,對老一輩的鄉親而言,既熟悉又難忘,曾經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在沒有公路的年代,鄉親都是靠雙腳行走各地,馬港走到山隴是常有的事,村與村之間均有步道,形成一種道路網,國軍進駐後開闢了公路,也讓步道走入歷史,但是許多老路的痕跡還在,現在政府建步道,只要在這些痕跡中,便能找出「蛛絲馬跡」,不但便於施工,同時也是對先民的一種記憶和尊重,讓人們行走其中流露思古之情,深具意義。
 其實,以地區地理環境,的確不太適合進行大建設,因為它的殺傷力很大,在彈丸之島上,多幾項工程施工,就像是一個大工地,對於環保和生活品質影響甚大,特別是部分公共工程規劃不良,沒有認真考量水土保持工作,生態環境為之遭殃,好山好水也受到破壞,因而引起地方有識之士反彈,不過,我們也要瞭解基礎建設的重要,因為它和產業發展息息相關,是不能避免的,好在重大建設已經推動多年,基礎設施也大致就緒,連江縣政府現在把目標指向小型建設,在塑造精緻觀光業和生活品質方面著力,切合地區需要。
 就政府公共建設投資而言,步道所需要的經費很少,一條數百公尺的步道,充其量也不過千把萬元,但是,它所發揮的經濟效益卻很大,不僅是觀光新賣點,同時兼顧到自然生態環境,普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