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棒球運動,有待努力

  • 2004-04-07
 中華職棒聯盟贈送地區價值十餘萬元的球衣和球具,對地區未來推動棒球運動將是一大鼓勵,在此同時,馬祖第一支棒球隊也宣告成立,意義重大,我們希望匯集各方面資源和力量,促使棒球運動在地區蔚為風氣,締造優異的成果。其實,棒球早在五十年代初期,就在地區開打,因為後繼無力而結束短暫的生命,今天再度觸及這個話題,我們有所失,也充滿希望,以地區環境,培養棒球運動不是難事,重要的是必須賦予活力和行動。
 「希望種子,中華職棒回饋列車」前天開到馬祖,聲勢十分浩大,職棒明星黃甘霖代表聯盟贈送地區球衣和球具,還有立法院「棒球四金釵」前來捧場助陣,為地區棒球運動注入一劑強心針。但是,有了棒球相關裝備且成立棒球隊,只是這項運動的起步,未來的路還很漫長,如何激發民眾對棒球的興趣,進而參與,促使棒球在地區成長、開花、結果,是地方各界必須思考的方向。
 棒球,民國五十一年曾經在馬祖初中進行訓練和比賽,在本報編印的「典藏馬祖」—二十世紀馬祖歷史圖像故事專輯中,收藏三幅當年美軍顧問協助學生訓練棒球的珍貴照片,走進時光隧道,啟發許多鄉親的記憶,這些老舊的圖像,凸顯地區棒球發展史,然而非常遺憾的是,由於時空背景和環境等因素,這項運動沒有落實。然而,在過去數十年期間,國內棒球運動卻蓬勃發展,地方鄉親只能在媒體報導中,感受國內外棒球運動盛況。
 地區棒球運動沒有表現,許多人把焦點放在缺乏場地上, 其實,任何一項運動,只要有心推動,就有機會,儘管地區幅員很小,政府財政困難,興建大面積的棒球場,確實不太容易,但是,如果各方面如果有心推動,依然可以創造成果,當年「紅葉棒球隊」成就是怎麼來的,他們在荒地野外且使用木棒,仍然打出世界一流水準。就全縣四鄉五島環境來看,可以提供打棒球的位置很多,像是北竿塘岐擁有廣大的平原,尋找一處棒球場位置不難,現有的運動場甚至靶場,其寬敞的空間足以夠用,南竿福澳和東引運動場中間草皮也是現存的,莒光的東莒平地多,更為容易,問題在於各界忽略棒球運動,特別是學校乃培養選手的搖籃,他們很少觸及這項運動,棒球也就失去動力,然而同樣是外島的澎湖和金門,卻有不錯的表現,尤其是澎湖國小棒球隊十分突出。
 棒球已經成為我國主要也是最為普遍的運動,更是能夠在國際體壇一爭長短的體育項目,台灣孩童從小接觸棒球,由少棒、青少棒、青棒到職棒,一脈相傳,不斷創造佳績,現在的職業棒球,已經風靡全國,是每年體壇的盛事,如此重要且受歡迎的運動,馬祖怎能缺席?的確值得我們深思和討論,而這次「希望種子,中華職棒列車」開到馬祖,地區第一支棒球隊也正式成立,是棒球運動的重要起步,這一步能否穩健走下去,關係未來發展,我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