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馬祖另一個第一 --期望全縣下水道建置順利完成

  • 2004-05-08
 在連江縣政府積極爭取與努力下,地區四鄉五島下水道可望在民國九十五年建置完成,這項重大的公共工程,不僅有效提升鄉親生活品質,同時超越其他縣市,成為地區另一個第一。不過,地區鄉村地質十分特殊,施工不易,如此涉及廣泛的工程,政府於規劃設計方面,必須嚴格把關,減少對鄉親生活的不便,我們期待工程品質和進度,均能順利達成。
  在台灣各個縣市中,台北市的下水道最為普及,也僅做到百分之五十左右,首善之區的財力與物力雄厚,都沒有太大的表現,顯現這項工程的難度,地區雖然起步很晚,是在最近幾年才有下水道興建,但是進展卻十分快速,主要原因在於幅員很小,人口有限,使工程的阻力減低,當然中央支援大筆經費,是關鍵所在。
 不論都市或鄉村,下水道工程都是進步的重要指標,國際機構把下水道的普及率與社會成長進步畫為等號,在這種前提下,台北市固然被譽為國際大都市,但是由於下水道普及率不高,在專家的看法中,依然趕不上先進都市,因此,我們應該正面思考下水道的效益,全力於興建工程,它對人民生活品質、環保以及社會整體發展,都具有正面的意義。
 一個地區建設,隨著大環境而改變,過去鄉親生活簡陋,也缺乏衛浴設備,更珍惜水源,汙水可以作為灌溉之用,因此,鄉村連水溝的用處都不大,現在不同了,家庭每天所產生的汙水,以噸位計,同時由於下水道不夠普及,且雨水和汙水混合在一地,不但浪費資源,對於環境衛生也有損害,尤其是,汙水全部流人澳口,形成第二次汙染,這種問題,似乎存在於各縣市,今天我們能夠面對,是好的開始。在過去幾年中,連江縣政府大力爭取中央支持,並且開始進行下水道規劃和施工,雖然工程並不順利,但是起步困難,而縣府能夠延續下去,是非常可喜的現象。
 以往下水道因為設計規劃等問題,於施工時民怨不斷,前車之鑑,縣府這次做了通盤檢討,對於顧問公司的評選尤其謹慎,特別是民意的尊重,縣府這些努力,將是未來工程推動的一大動力,可望產生良好的效果,同時政府將採先送、先審、先施工的方式,以縮短工期,也可指為一種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工程規劃設計中,已將汙水處理廠涵蓋在內,是務實的做法。過去不論是水溝或下水道,其汙水順勢而下,全部流到澳口,一些潔淨的沙灘被汙染,且臭氣沖天,對環境衛生造成很大的傷害。海岸和沙灘,是鄉親休閒的好去處,也是吸引觀光客的資源,這項上蒼賦予的資源,我們應該善加保護,而汙水處理廠的設置,則是避免環境受害的不二法門。
 不論基於何種考量,下水道的普及化,都是地區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工程,所以我們要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