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自治後,連江縣政府依法行政,公共建設必須依法進行,過程繁瑣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工程可以事先規劃,以爭取時效;對此,縣長陳雪生十分著急,昨天在縣府擴大主管會報中,他說了重話,希望相關單位重視民意的動向與訴求,公務員要有前瞻性思考與作為,克服種種困難,縮短作業流程,有效提升行政效率,加速地方建設,促進社會成長。
行政工作有其一定的程序,公共建設也一樣,由政府推動的工程,從構想建立、爭取經費、規劃設計、舉辦說明到發包施工,即使全心投入,至少也要數個月;假如在過程之中,有一兩個環節出了狀況,時間會拉得更長,甚至胎死腹中,這是主政者最為頭痛的地方,公僕以服務鄉親,致力建設為職責,自當盡心盡力。其實,任何工作都會面臨一些問題,對公務員而言,是考驗也是鼓勵,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如何面對,以產生良好的績效。
地區近年來公共建設不斷,其中不乏問題的個案,例如南竿清水住宅,在外人看來,房屋已經建好,應該可以進住才是;然而,房屋建築只是整個住宅興建的一部分,其他如土地和公共設施,必須全部合法及完成,政府才能發給使用執照,現今的問題未了,也延誤了執照發放時間,影響所及,住戶權益受損,自然也把矛頭指向縣府,陳縣長很急,公務員無奈。不過,話又說回來,相關單位如果積極而且密切配合,或許就能縮短時程,我們以為,行政過程當然要合法,但是時效卻可以掌握,因事在人為也;是以,陳縣長特別針對此事,限定時間做好,後續有待觀察。
由此,政府依法行政,公共建設程序必須符合規定,是必要的,然而政府主管部門似乎可以「變通」。陳縣長以西莒運動場和商業會大樓為例,這些建設是大家期待的,現在缺乏經費,必須爭取中央支持,但是在經費沒有得到之前,我們可以先行編列少許預算進行規劃設計,並且舉辦說明會,內部建立共識之後,一旦中央補助有了著落,「水到渠成」立即發包施工,無形中縮短建設時程,在行政作業上,這是一種技巧,也是加速地方進步必要的手段。
大體來說,地區社會比較和諧,人與人之間互動密切,政府有沒有做事,又做了什麼事,鄉親大致瞭解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公務員的付出和心血,不會被抹煞的,特別是爭議性的事情,經由協調容易取得諒解。許多工程出現不同意見或問題時,在連江縣政府、民意代表和鄉親協調與努力下,大家一本愛鄉的情懷,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最後是「柳暗花明」,成就了建設,也促進社會祥和。
公共建設涉及層面很廣,需要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公務員承受的壓力更大,也要適時加以鼓勵。我們期待的是,每一位公僕都能體認主政者的難為,瞭解鄉親的需要,在工作上盡職,加速公共建設進程,如此,是地方最大的福祉。
縣府致力縮短公共建設進程
- 200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