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無法良性競爭,但求獨家服務品質

  • 2004-06-07
 台馬飛航十年,唯有業務發展,服務品質卻沒有顯著的提升,影響所及,不但鄉親權益受損,而且對觀光業是一大打擊,引起民意的重視和反彈,各界期望經由兩家以上航空公司經營,起良性競爭效果,達到提升服務品質要求。但是在大環境改變下,這項構想顯然要泡湯了,因為國內航空業者有意聯合經營。我們與其不可得,不如退而求其次,促使立榮航空公司提升服務水準,我們以為立榮即使是獨家經營,也要瞭解民意動向和旅客感受,表現企業應有的作為。唯有如此,業者業績提高,公司有了口碑,台馬交通順暢,帶動各項發展,各方受益,皆大歡喜。
 本報日前報導,國內航空公司為了因應明年十月台灣高速鐵路客運時代的來臨,正在研究採取策略聯盟,亦即聯合營運的方式,以降低成本,這是商業行為,我們無權過問,然而這項改變卻對地區飛航業務造成衝擊,因為,原先地方各界期望第二家航空公司進駐,以提升服務品質,照目前情況,大概不太可能了,何況,地區兩座機場的跑道都不長,能夠起降的機種也不多。據說,只有立榮的DH8系列飛機和華信部份機種適合,先天不足、後天又失調,我們能夠選擇的機會不大。
 其實,商業市場千變萬化,大環境是主要的因素,當市場規模縮小時,他們經營策略就要跟著調整,航空公司面對市場的改變,採取聯合營運以降低成本,保持適當的業績,是很正常的。像是地區海運業也有多家,初期各有經營方式,當業績面臨困難甚至做不下去時,最後仍然要走合作的路線。
 平心而論,立榮航空公司對馬祖交通是有貢獻的,他們最早進駐馬祖,等於是在打先鋒,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感,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現在終於走出一片天,營運也逐漸上軌道,是可喜的現象,然而企業必須追求業績,這方面立榮是做到了,但是在服務品質和開闢新航線方面,顯然做得不夠。尤其是台灣中南部航線的開闢,地方各界不斷要求,交通部民航局也有誠意,可是,立榮所提出的票價太高,連民航局都有異議。新航線不能開闢,對地區觀光業影響最大,立榮在民眾心目中的份量和口碑,也直直落。
 在服務品質中,我們也不諱言,地區兩座機場存在的缺點,因為設施不足,導致飛機常常出現停航或延誤時間,旅客權益受損,便把帳都算在立榮身上。另外,有些鄉親的態度和修養,顯然也有調整的必要。我們以為,服務品質範圍很廣,如果設施和旅客不配合,再好的業者,也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嘆。
 自由商場的優點,就在良性競爭,因此各界期待兩家或更多的航空公司加入台馬飛航,但是,現在航空業者有意策略聯盟,這個期待已經不可行了。我們只有退而求其次,促請立榮航空公司加強服務品質,並且及早開闢台灣中南部航線,這項要求會過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