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程車自律,利己也利人

  • 2004-06-08
 近期坊間又傳出計程車收費和乘客糾紛事件,果真事實,對地方特別是觀光業的傷害很大。計程車的功能,不僅在提供交通工具服務,也在為地方塑造形象,因為他們處在第一線,是以,鄉親對業者既肯定也充滿期待。令人高興的是,近年來計程車業者在自律方面,已經有了很多改善和進步,今天發生不愉快的糾紛,那是個案,不能因此而抹煞了絕大多數業者的聲譽,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這些個案,畢竟它的影響層面非常深遠,所以,我們對政府相關部門和計程車公會特別設置申訴電話,並鼓勵大眾檢舉,共同來監督和舉發不肖業者,表示支持,這是一種治標的做法,治本之道乃在業者的自律。
 任何一種行業的興衰,都離不開大環境因素,計程車也是如此。在地方社會開放並發展觀光業之後,人們對交通工具的需求相對增加,這是計程車的利多,不過市場做大,並不表示業者利潤的增加,大家分食市場大餅的結果,業者大概也只能溫飽罷了,這個行業收入有限,而且很辛苦。其實,地區商業一窩蜂情況,已經存在很久,自由市場原本就在競爭,只要不是惡性,大家都能接受。尤其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形象,立於不敗之地,當然在追求利潤中,也要多方兼顧,並且為地區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年來,計程車業者穿著制服,實施跳表制度,這是數十年來最大的改變,民眾叫好,觀光客也有深刻的印象,口碑不斷,然而,外表的創新,也要內涵配合,服務品質最為重要,今天發生計程車收費糾紛,顯然是業者沒有依照規定且任意叫價的結果,那固然是極少數業者的做法,但是影響層面卻是巨大的。「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面對這些不肖運將,必須結合全民的力量加以監督和舉發,為此,地區相關權責單位特別聯合設置申訴電話,並且希望大家檢舉,很有必要,不過唯有自律,才是治本的做法。
 其實,地區的幅員很小,路程不遠,都算是短程收費,即使是所謂的超收,又能多出幾塊錢,況且,車輛流通順暢,以南竿而言,東西走一趟,也不過十來分鐘,避免糾紛以爭取時效,如果在機場排班,說不定可以多跑一趟,什麼本錢都有了,做生意當然要好好盤算,「得不償失」絕對要避免。
 隨著地區觀光業景氣,投入計程車這項行業的鄉親愈來愈多,運將已經成為地區重要的行業,它的作為,不僅關係個人的業績,更對地區觀光業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當本報透露計程車又出現收費糾紛時,各界至表重視,我們希望那是一種誤會或不實的傳言,如果不幸言中,相關單位當然要深入瞭解,重要的是,必須採取防範措施,而全民監督機制的建立,則需要軍民的支持與配合,能夠收到多少效果,有待時間的證實,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業者自律,希望運將一本愛護鄉土的情懷,發揮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