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社區環境,應將電桿地下化

  • 2004-06-16
 「北竿塘岐社區電桿將走入歷史」這則報導看似普通,對於社區美化工作而言,卻非常重要。今天我們的居住環境,處處可見電桿,不但有安全上的顧慮,而且破壞景觀,尤其影響供電品質,因此,我們希望政府和台電重視存在已久的問題,加速推動社區線路地下化,提供民眾井然有序的生活環境。
 近年來在台電馬祖區處努力下,地區電力纜線地下化工作,已有重大的突破,山區和道路沿線的電桿明顯減少,自然生態得以維護,普受好評。然而,社區和村落的電線依然存在且十分紊亂,特別是一些聚落,古樸的建築群中,出現諸多電桿和電線,突兀又不協調,是地區社區美化的一大殺手,值得重視。
 電力是產業發展和人類生活的基本設施,因此,政府對於電力開發非常積極,且有很好的成果,現今全縣四鄉五島全面供電,這兩年在夏季也很少停電,電力品質提升,尤其是南竿珠山電廠的順利施工,將為百年供電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台電馬祖區處在線路地下化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現,他們配合地方公共工程,將電線轉入地下,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台電的努力,我們給予肯定,然而,在線路地下化過程中,卻很少觸及社區,現今不論是社區、村莊或聚落,電桿林立,一個完整的社區,是看不見電桿的,國內外許多新興市鎮,舉目所及,沒有一根電桿和一條電線,環境井然有序。可是在馬祖,即使被指為保護最完整的北竿芹壁聚落,處處可見電力設施,據說,連江縣政府和社區發展協會已經多次提出要求,卻得不到正面的回應,令人遺憾。
 地區電力發展起步較晚,同時在電桿等設施方面缺乏規劃,當時的鄉親「有電就好」,根本不計較電桿放在那裡,在這種氣氛下,台電在電桿和電線的設置上,幾乎可以「為所欲為」,以方便和安全為第一考量,於是,大門前、巷道邊,常常出現電桿,一旦有了電桿,便注定其命運,現今除非地下化,否則是不會移走的。如果時光倒流回到現實環境,台電設置電桿,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必須全面規劃,還要接受民意的檢驗。此一時彼一時,時空環境固然導致今天社區的電桿、電線亂象,然而,在強調生活品質和社區美化的馬祖,又不得不面對電桿、電線問題。
 在社區致力公共工程,有兩項是很棘手的,其一是下水道,其二為線路地下化,因為這兩項工程,關係到居民的生活,特別是地區的老村莊,房屋興建雜亂,對施工是一大考驗。然而,政府的決心可以克服一切,現今下水道工程已經全面起動,不出兩三年,地區四鄉五島的汙水和雨水分開,汙水入池,經過處理後流入大海,甚至回收作為澆灌之用。相對的,台電如果有決心,社區線路地下化依然可以達成。基於地區整體景觀和人民生活品質,政府和台電應該充分協調配合,在最短時間內,做到線路地下化,希望北竿塘岐是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