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產近半個世紀的東引「莒光米醋」將改名為「東引米醋」,以凸顯當地的特色,建立自己的品牌。品牌是產業的生命,大者如國家、小者如地區,在致力經濟發展中,無不在創造品牌上著力,然而受限於主客觀環境,往往無法如願,台灣如此,馬祖也一樣。不過,隨著我國產業升級,台灣品牌的產品,逐漸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馬祖於地方開放後,政府與民間正全力於產業發展,當然也在塑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東引「莒光米醋」更名為「東引米醋」就是一種突破。我們樂見馬祖或各島品牌的產品,能夠在國內外市場上大放異彩,贏得商機且能塑造形象。
建立自己的品牌,是企業家和產業者追求的目標,用說的很簡單,做起來卻是困難重重,台灣經濟被譽為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然而,在國際上註明台灣製造的產品,少之又少;也就是說,台灣廠商過去以代工為主,在為外國廠商打拚,沒有自己的品牌,這種經濟模式,即使表現再好,充其量也不過賺錢而已,無法建立台灣產業形象,國力相對減弱。為此,愛國又具有遠見的企業家如施振榮等,多年來為建立台灣品牌不遺餘力,他們投入無限的精力和資源,終於有所收穫。同時,國內精密電子產業興盛,台灣品牌的產品,逐漸打開國際市場,這項成果來之不易,現在已經跨出重要的一步,必須賦予更多的心力,才能保持市場優勢。
在台灣經濟全盛時期,馬祖因為實施軍事統治,幾乎沒有產業可言,早年的馬酒、米醋、魚干以及芙蓉酥等,表現最為出色,但是規模很小。地方自治後,連江縣政府積極輔導民間發展產業,像是黃魚加工、食品製作等,在市場上已有不錯的口碑,產量也逐漸擴大;比較遺憾的是,地區產量最大且銷售最廣的八八坑道系列高粱酒,原本商標註明「馬祖」,後來改以「窖藏」,失去馬祖品牌,是產業最大的傷害;其次好端端的「東引陳高」,竟然改名「東湧陳高」,消費者很納悶,「馬祖」、「東引」品牌,都應該研究恢復原名的可行性。
發展觀光業的目的,在於帶動相關產業振興,因此,我們要開發屬於馬祖的特產,也要建立自己的品牌。事實上觀光客前來馬祖,他們必然重視當地特色和品牌的產品,例如在東引島觀光且買到東引醋,也可說是實至名歸,帶回去分享親友,很有價值。國人原本就愛購物,我們提供特產,不僅能夠滿足他們的慾望,也得到經濟利益,誠為賓主皆歡。
我們知道金門的高粱酒和貢糖,已經建立品牌,深受國人歡迎,馬祖的產品剛剛起步,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其實,產業有先後,市場則靠實力,只要我們積極努力,難保不會後來居上,重要的是,政府和民間如何面對產業發展和建立品牌。不論如何,東引業者把「莒光米醋」改為「東引米醋」,凸顯在地特色和品牌,就是一種突破,未來在馬祖或在各島出產的商品,不要忽略自己的品牌。
建立地方產業特色和品牌
- 200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