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觀光業,旅台鄉親力道足

  • 2004-07-16
 地區觀光業漸趨熱絡,今年夏季特別顯著,在地區舉辦活動和強力推銷下,觀光客人數大幅增加,而在觀光業成長過程中,旅台鄉親的角色很吃重,也有不錯的表現。旅台鄉親分布台灣各地,雖然工作性質、生活方式各有不同,但是對家鄉的關注之情卻是一樣的,他們瞭解觀光業對馬祖經濟發展的重要,因此運用在地的人脈,經常組團回到故里,帶動家鄉觀光業,把馬祖推銷出去,這種愛鄉情懷很具體,也很受歡迎。
 據報導,目前旅居台北的一位莒光鄉親--三友行曹瑞芳女士,為了將莒光家鄉之美推廣出去,並落實建立人文家園的理念,主動策劃並親自領隊、義務導覽「二○○四逍遙遊讀書會-來去馬祖,知性之旅」,可望明天成行,後續還有幾個梯次。在此之前,已有許多旅台鄉親帶團返鄉,同學會最為賣力。他們能夠組團,對台灣人士而言是一種服務,對家鄉則是經濟利益。我們常說,要把力道用對地方,地區觀光業現在最需要的是客源,能夠把旅客帶到馬祖,就是一種貢獻,在人生旅途中是充實而有意義的。
 歷年來地區遷居台灣的鄉親不在少數,隨著國內政治生態改變和社會開放自由,他們在異地也日趨活絡起來,各地馬祖同鄉會或文化單位紛紛成立,這些組織不僅有利於鄉親之間的互動,更是一股團結力量,聲勢相對提高,自然也在累積政治資源,影響深遠。同時他們對於家鄉事務和建設十分關注,且經常提出建言,對此,地方政府非常重視,可以作為地方發展的參考。然而,言論是無形的,到底能夠產生多少效果,得視地方實際情況而定。但是旅台鄉親協助觀光業就不同了,它是有形的,成果可以立即呈現,特別是在地區觀光業尚在全面衝刺之際,帶領觀光客前來,地區業者歡迎,在地鄉親也高興。
 觀光業是經驗的累積,也是資源的統合,不要小看某某鄉親帶來一個團體,人數或許有限,但是積少成多,集中起來就非常可觀了。事實上,地區服務業規模很小,台馬交通運量也不大,每天能夠承受的客源,充其量也不過千人左右,所以,小旅行團體對地區小規模的觀光產業最為管用。在行政院推動觀光客倍增計畫下,國內觀光景點不斷增加,國內觀光風氣也水漲船高,出外旅遊已經成為國人生活的一部分,許多人每年訂定旅遊計畫,即使某個地方行程受阻時,也會立即更換地點,一定要「落實計畫」,而馬祖又是國內觀光區的處女地,只要有機會,國人是不會放棄的,這個環境提供旅台鄉組團有利的條件。 一項產業的成功,需要各方面資源和配合,大環境只是因素之一,主要還是在人為,馬祖最近兩年的觀光業能夠異軍突起,得力於政府積極作為和民間的努力,其中旅台鄉親組團前來,在整個旅遊市場中,或許並不凸顯,但是它是一種助力,尤其是那份對家鄉的關注與情懷,我們珍惜也充滿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