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教育廣播電台在地區設置轉播站

  • 2004-07-18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計畫在地區設置轉播站,縣長陳雪生表示歡迎,指示地政等單位全力協助,早日促成。在資訊發達的年代,任何增加資訊來源的設施,我們都很重視,特別是教育電台,有助於地方學術交流和學習風氣的提升,各界樂見其成。
 教育廣播電台副台長劉文通一行日前抵達地區,就設置轉播站事宜尋求地方相關單位的支持,得到正面的回應。據劉文通表示,行政院已經同意今年編列規劃經費,明年支援興建轉播站預算,如果能夠順利取得土地,明年可以施工,九十五年開播。很顯然,現在的主要問題在土地,縣府既然答應充分配合,就要全力以赴,但是我們也知道,地區地目比較複雜,地主意見分歧,對此,政府部門還要加把勁,促使工作順利進行,否則預算無法執行,教育電台固然遺憾,地方的損失更大。
 儘管現代電視十分風行,節目五花八門,有線、無線頻道多達數十個,但是,廣播電台依然有它存在空間和功能,一般人的感受是,廣播優點在於不會佔用時間,亦即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收聽廣播,尤其是駕駛朋友,廣播節目是開車時的首選,也是最佳的伴侶。而廣播對地區鄉親而言,更有一段傷感的歲月。在早年軍管時期,民間是不准擁有收音機的,民眾自然也與廣播無緣,正因為如此,鄉親對於收聽廣播特別敏感,凡是有助於廣播電台設置者,都會舉雙手贊成,至於什麼節目還在其次。
 在當時,民眾不准收聽廣播,可是地區卻設置廣播電台,形成奇特的現象。馬祖早在民國五十年代就有廣播電台誕生,台址在南竿(先後設於梅石、中興坑道中華門及清水)主要功能在對中國大陸心戰廣播,不但轉播光華電台節目,自己也有專題製作,全天候播出。我們知道在兩岸軍事對峙的年代,一切以戰勝為目標,運用廣播瓦解敵人士氣,是一種手段不足為奇。過去的種種已經隨著時光流失,我們重視的是現在,今天已有民間廣播電台在地區設置,未來加上教育電台,馬祖天空不再寂寞。
 教育廣播電台,顧名思義當然是以教育為主,這項功能對地區學子以及學術風氣之提升十分重要。地區許多有心向學的民眾,近年來透過空中教學,或行專、或空大,以彌補早年失學或輟學的遺憾。最近,連江縣政府又和國內某大學合作,讓大學畢業的學子更上一層樓,我們非常欣慰的是,不論是空中教學和設立研究班,都不乏學生,顯見鄉親對於知識追求的熱衷,再過兩年有了教育廣播電台之後,民眾學習管道更為多元而暢通,學術風氣相對提升。
 有關教育廣播電台在地區設置轉播站事宜,已經醞釀很久,主要的難題是經費和土地,現在經費有了眉目,土地取得是關鍵;對此,縣長陳雪生已經表示支持,我們希望有關單位瞭解這項工作的重要,給予全力配合,促使馬祖的資訊多元化,地方學術風氣更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