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莒軍方所擁有的三部海淡機﹐在當地自來水供應正常之後﹐已經排不上用場﹐經由民意代表居中協調﹐馬防部原則同意移撥地方政府使用﹐但是移機費用百餘萬元得由地方支付。我們以為﹐三部海淡機移撥是小事﹐因為能夠產生多少效益﹐還很難說﹐但是軍方在地區缺水期間﹐那種共體時艱的做法﹐則是大事﹐因此﹐我們重視軍民互動機制﹐也希望軍方「好人做到底」。對於一些不再使用卻又為地方重視的設施﹐儘快釋出﹐既可收到廢物利用效益﹐又能增進軍民情感﹐特別是促進地方進步。
今年地區雨量極少﹐各島普遍缺水﹐西莒島則是最嚴重的地方﹐軍方特別購置海淡機因應。然而自從地方政府興建的海水淡化廠發揮作用之後﹐自來水已經正常供應﹐軍方的海淡機也就功成身退了。而在東莒﹐原本水源最為充裕﹐最近卻出現缺水現象﹐所以地方各界希望軍方移撥海淡機至東莒應急﹐在立委曹原彰和議員劉榮華協調溝通下﹐得到馬防部的正面回應﹐如果移機費用有著落﹐東莒供水可望得到紓解。這三部海淡機現況和性能如何﹖每天又能淡化多少水源﹖新聞報導沒有透露﹐我們也缺乏資料。其實﹐那不是很重要﹐因為既然海淡機堪用﹐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效益﹐我們重視的是﹐軍方所表現的善意﹐能夠瞭解東莒目前缺水情況﹐及時給予支援﹐強化軍民互動關係。
軍政分治之後﹐雙方資源有了重大的改變和消長﹐地區過去重大公共建設﹐幾乎都是跟著軍事走﹐軍方的資源相對增加﹐現在國軍兵力大幅減少﹐在無法全面兼顧的情況下﹐許多設施面臨廢棄的命運﹐對此﹐軍方已將部分設施釋放出來﹐如據點、陣地甚至重型武器等﹐成為地方觀光業的賣點﹐鄉親了然於心﹐但是﹐就防區軍事設施使用狀況﹐仍有釋放的空間。
除了觀光領域的軍事設施之外﹐屬於文化層面的資源﹐軍方也不少﹐離島電影院就是實例﹐這些老舊的建築﹐因為軍方無力整建﹐裡裡外外破損不堪﹐交由地方政府處理﹐賦予新生命﹐是軍民藝文活動最佳場地﹐像是南竿介壽電影院﹐在軍方善意下﹐現在成為展演場﹐經常安排活動演出﹐軍民可以觀賞到國內一流的藝文節目﹐這種成功的案例﹐值得繼續推動﹐我們期待離島電影院跟進﹐地區文化水準提高了﹐軍民均受益。
馬祖幅員很小﹐人口更少﹐在這塊土地上的公共設施﹐應該沒有軍民之分﹐過去強調「同島一命﹐甘苦與共」﹐現在則應「互助合作﹐資源共享」。事實上﹐現在地方的公共建設資源﹐包括交通工具﹐文化設施以及觀光景點等等﹐那一樣建設會把阿兵哥排拒在外﹐單單以海淡機移撥來說﹐東莒水源供應正常之後﹐當地阿兵哥自然也有自來水可用﹐由此﹐軍方善意釋出各項設施﹐最終結果則是共享這些設施﹐何樂不為。
移撥海淡機事小,軍方善意事大
- 200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