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地區島際間交通改善問題,縣府已經召開第二次會議,縣長陳雪生強烈要求民間業者「汰舊換新」,將現有老舊的船隻改為其他用途,建造較大型客船,以應市場需要。由於此事涉及範圍很廣,尚未取得共識,政府將擇期再行研討。其實,以今天地區觀光業成長速度和未來遠景來看,建造四十九噸級以上的船隻,乃勢在必行。地方各界對政府和民間的期望很高,當然也讓官員和業者承受重大的壓力;重要的是,何時採取具體行動,有效提升島際間交通服務品質,這才是鄉親最為關切的。
在第二次會議中,陳縣長已經講得很明白,船隻升級勢在必行,業者若有困難可以提出,共商解決方案。民間業者也有話說,他們對於政府要求在今、明兩年汰換舊船,認為時間太急迫,同時,現有船隻使用年限未到,至於乘客人數成長,業者指稱太過樂觀。很顯然,政府與業者之間在建造新船的認知上是有差距的,所以需要進一步研究。我們以為,不論差距多大,意見如何分歧,民意的動向和市場的需要,是不能抗拒的,是以,政府和民間都要針對問題,力求突破。
在政府方面,交通發展是政府重要施政工作,如何提升島際間交通服務品質,當為政府所關切,這是陳縣長鼓勵民間業者建造新船的主因。再者,現今島際間交通工具,政府採取承租和補貼政策,自然就有規範的權利,也就是說,資源掌握在政府手中。這項政策對民間而言,是商機也是壓力,政府訂出條件,民間船隻如果達不到這些要求,就有可能失去承租和補貼的機會了。當然,政府瞭解地區環境特性和民間業者創業艱難,在許多方面是比較牽就的,但是民意的動向和市場的需求,政府也要兼顧,形成兩難的局面,這是政府面臨的最大壓力,有關單位如何突破這種壓力,需要智慧與作為,鄉親都在看,也都充滿期待。
在民間業者方面,地方自治以來,鄉親一本愛鄉情懷,憑著一股對改善島際間交通的衝勁,投入海運行列,多年來在大環境改變和業者用心經營下,終於創出一片天,顯見他們的眼光看得遠、看得準,業績來之不易,各界給予肯定。但是,市場是會改變的,船隻也會老舊,這兩個問題現今已經出現,業者如果置之不理,最後禁不起市場考驗,甚至被淘汰,到時候政府也無能為力。其實,今天馬祖觀光業的前景已經來到,島際間交通運量應該不會再減縮,充其量也不過是觀光旺季與淡季之分而已,業者對市場的評估是必要的,但是不要錯失機會。
觀光立縣的馬祖,交通是重要的設施,我們樂見觀光客不斷增加,卻憂慮島際間交通運量不足。陳縣長提出汰換舊船,建造新船,既重視民意,也符合市場,更是在為業者著想。為此,我們希望政府和民間業者共同面對島際間交通問題,力求突破,並早日付諸行動,提升服務品質,促進地區觀光業發展。
改善島際交通問題,政府民間齊力突破
- 200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