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蛤節到龍舟賽,莒光的創意活動一次接著一次,觀光客一波接著一波,人潮也帶動服務業興旺,當地民宿不斷興建,餐飲業也有起色,這些成果來自大環境的改變,各界的努力,特別是莒光人的積極作為。所謂走過的必然留下痕跡,只要用心經營,莒光的觀光業依然充滿美好的前景,未來必能和其他各島並駕齊驅,平分秋色,創造有利的產業環境。
花蛤,原本只是東莒一種海產,也很普通,但是能夠賦予花蛤新的名詞,以花蛤節為主題,就成了一種觀光資源,引起觀光客重視和參與。這項活動已經舉辦多年,和以往不同的是,過去參與者都是地區鄉親,現在則有台灣觀光客慕名前來,這種轉變凸顯兩種意義,其一,地區觀光宣導工作已發揮效果,其二東莒的特色獲得觀光客青睞。而宣導與特色原本就是觀光業的訴求,運用得宜,就有成功的希望,莒光的現況,說明這些訴求得到回應,而且發揮某種程度的商業效益了,但是莒光人不能自滿,必須再接再厲。
地區開放觀光業以來,全縣四鄉五島鄉親無不在動腦筋、想辦法,以爭取觀光客源,創造經濟成就,而在努力過程中,莒光受限於環境,特別是對外交通的不便,處於不利的地位。事實上,在四鄉五島中,莒光不論生態環境和文化資產,都不輸給其他各島,現在當地鄉親有效運用了這些資產,以不服輸的精神與作為,終於創造一番事業。像是花蛤節、龍舟賽乃無中生有,卻能得到廣大觀光客回響,這只是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創意出現,創意的動力來自莒光各界自信,且對觀光前景抱持樂觀態度,以具體行動面對。
至於創意在那裡?新任鄉長柯玉官說,莒光青帆過去因為海運發達而有小香港之稱;莒光生產的西瓜品質也是全縣最好的;莒光更有歷史悠久的燈塔和大埔石刻,這些資源是其他各島所不及的,未來將一一賦予主題,使資產不再沈寂,讓莒光站起來。任何一個觀光區,為了吸引遊客,多在借題發揮,莒光擁有豐厚的人文特色,則以實力來創造商機,更具有吸引力。因此,我們可以預期的是,當這些活動開展時,必然成為地區觀光業的焦點所在。
不過,莒光在致力觀光業發展中,最大的隱憂是交通,過去、現在、或未來,莒光產業成敗都和交通息息相關。過去因為交通不便,導致各項發展受阻;現在則已出現交通運量不足狀況;未來交通服務品質如果依然如此,觀光客必然裹足不前,將是觀光業的致命傷,因此,交通問題必須澈底檢討和解決。這個問題存在已久,涉及層面很廣,但是不能再拖,政府也好,民間業者也罷,如何針對未來旅客成長,做出前瞻性的規劃,並積極付諸實施,這不僅是莒光的問題,也是馬祖整體經濟的成敗。
花蛤節已經在熱烈的氣氛中畫下句點,對莒光觀光業而言,這卻是開始,未來如何繼續出現具有創意的活動,使莒光保持活力,將是觀光業發展希望所在。
莒光觀光業有了特色與作為
- 200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