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見各鄉鄉志陸續問世

  • 2004-09-07
 繼東引之後,北竿鄉志即將完成,莒光也已發包著手編撰中,至於南竿鄉鄉志還沒有動靜,我們希望各鄉都有鄉志,珍貴的史蹟可以保存下來,是地方重要的文獻,也是子孫的資產,因此,我們肯定各鄉在鄉志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貢獻,希望尚未著手者及早付諸行動,在此,也期待連江縣縣志(續編)早日問世。
 地區由於長期實施戰地政務,不僅政經發展受到影響,文化建設也少有建樹,導致文史資料和價值被埋沒,然而在地方自治後,民主開放自由,社會為之多元化,地方人文特質燃起希望,也趨於活絡,鄉志,便是在這種環境下誕生,且以東引鄉最先開跑起了示範作用,北竿和莒光跟進,現在北竿鄉志已經付印,莒光急起直追正在積極編撰中,只有地區首善之區南竿本島無動於衷,尚不見風吹草動,令人十分遺憾。南竿人口之眾多、社會之多元、文史之豐富,政經、文化發展表現之突出,在全縣四個鄉中是首屈一指的,如果致力鄉志編撰,其內容應該最為豐富,因此,南竿各界才識之士不要忽略鄉志的重要性,別讓其他各鄉專美於前。
 先民的智慧和生活以及過去的制度和作為,必須經由蒐集和紀錄才能成為史料,人類因歷史而偉大,因此,編撰史記對現代人而言,是一種責任的交付,如果忽視它,讓珍貴文史流失,豈止是遺憾,更是地方的傷害。在此,特別附帶一提的是,在東引、莒光、北竿進行鄉志編撰時,其主要資料來源,多數取自歷年馬祖日報。儘管馬報於軍管時期,對於地方事務著墨不多,只是片段報導,但是因為它是戰地政務實施期間,地區唯一保存良好的文史,就顯得特別珍貴。可以想見的是,今天各鄉編印鄉志,若干年之後所呈現的價值是無限的,現在付出再多的心力都是值得的。其實,今天致力鄉志工作已經不是難事,在民主開放中,各項資料容易獲得;在政府重視文化建設中,經費十分充裕,主政者的思維和作法,才是能否成就事務的關鍵。
 其次,在各鄉鄉志陸續問世的今天,我們不妨回過頭來看看連江縣縣志(續編),又是什麼樣的情景呢?連江縣縣志已經出版四冊,縣府又在八十年代進行縣志續編工作,把時間定為七十四年至八十四年,著重這十年史料,可是現今進入民國九十三年,縣志尚未完成,一項工作拖了近十年,也算破紀錄了。不論過程如何,也不管責任歸屬,經過這麼漫長時間的風風雨雨,總該做個了斷了,況且,如果以十年為續編期,現在又要著手八十四後的十年了。
 地區島嶼分散,各島的生態環境不同,民情風俗也大異其趣,尤其是半個世紀的軍事管制,為地方塑造有別於其他鄉鎮的生活環境和社會資源,這些特色和資源,將使鄉志內涵更為豐盛。我們非常欣慰的是,現今東引、北竿、莒光三鄉的鄉志,或完成、或付印、或編撰之中,我們也希望南竿鄉快馬加鞭,不要埋沒鄉史,當然也期待連江縣縣志早日問世,縣鄉各自努力,為這項千秋大事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