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與生態無價,應該尊重與維護

  • 2004-10-03
 縣長陳雪生在聽取媽祖巨像工程規劃簡報時,特別要求顧問公司應保留原有車轍道、戰備地道、機槍堡等軍事設施,同時盡量不要砍伐樹木,以避免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古物和生態是無價的,不能因為公共工程而受到傷害,興建媽祖巨像如此,其他建設也應該一樣,這是馬祖追求永續經營基本的要件。
 興建媽祖巨像(馬祖宗教紀念園區),成為馬祖地標,具有宗教信仰和觀光價值,為鄉親所樂見,而在巨像預定地上,存有一些軍事設施,林木也很多,十分珍貴,陳縣長要求妥為規劃與保存,這種思維很正確,各界給予肯定。
 古物乃人類智慧的結晶,不論功能如何,其價值隨著時間而增長,車轍道和戰備地道等,是戰地政務時期的軍事設施,最好保存起來。事實上,今天地區推動觀光事業的三大主軸,軍事設施就是其中之一,這些設施經過整頓,便是重要觀光賣點。至於樹木更是地區的重要資產,一棵樹木從栽植到成林,需要數十年時間,尤其珍貴。其實,許多建設可以兼顧生態環境,例如開闢或整建道路,為了配合地形、地物而繞道,也無傷大雅,地區的公路網都是順著山勢而建,景觀盡收眼簾,反而給人一種美觀和特別的感受。也因為這種施工方式,使工程對生態環境的衝擊和傷害減到最低,所以,規劃設計和主政者觀念,是能否維護生態環境的主要因素。
 一個地方因為文化古蹟而偉大,也能有效運用到產業發展。地區開放並致力觀光事業,能夠提供觀光客什麼特色?而觀光客又喜歡看到什麼?文化古蹟顯然是最討好的。正因為如此,地區近年來積極於軍事據點的爭取與整頓,儘管軍方態度保留,但是在地方政府和民意代表努力下,依然有很好的表現。目前全縣四鄉五島都有軍事設施開放,整建後作為觀光據點,受到觀光客的青睞。媽祖巨像預定地上所存在的戰備地道等設施,是現存的,來得毫不費力,當然沒有理由讓它在這塊土地上消失。
 地方自治實施以來,政府全力展開公共建設工作,以奠定產業發展基礎,這個建設方向是正確的,然而,卻因為這些建設,使生態環境受到無情的戕害,像是福澳國內商港的擴建,當地整座山頭的生態為之遭殃。我們常說,保有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生態與建設孰輕孰重?固然沒有定論,但是,生態環境是無價的,我們致力維護,不僅基於永續經營,也為地球環境善盡心力,很有意義。因此,今後不論從事何種建設,都要把保存生態列為首要考量,非萬不得已,絕對不要去破壞。
 媽祖巨像是地區重大公共建設,將來興建完成之後,將成為馬祖的地標,具有宗教和觀光功能,得到鄉親的支持,其周邊的軍事設施和生態環境,如果保存下來,更能強化巨像的價值,陳縣長已經提出要求,期待相關單位嚴格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