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江縣衛生局協調努力下,經由「無中醫鄉鎮巡迴醫療服務試辦計畫」的推動,地區有了中醫門診,未來結合西醫「中西合作」,地區醫療工作更上一層樓,對於鄉親健康而言,也多了一分保障,此乃地方之福,我們希望各界善加利用,並促使這項試辦性質的計畫,能夠及早在地區落實。
醫療,是一個地方成長的重要指標。的確,我們從醫療看出地區軍管時期和自由開放體制的改變與不同。軍管期間,醫療水平如何?地方自治後又是怎樣?鄉親心知肚明,我們十分慶幸的是,醫療水準不斷提升。當然以地區環境,醫療水平再高,也無法和大城市相比,我們重視的是改善程度與效果,只要切合地方特性和需要,就值得肯定,就目前的醫療現況與未來發展來看,鄉親顯然沒有失望,並給予正面的評價。
在社會進步、生活無憂的環境中,人們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多數人已經深切瞭解,金錢不過是身外之物,健康才是可靠的財富,正因為如此,鄉親特別是老一輩的民眾,對於保健工作非常重視,也期待地方醫療水準的提升,對此,地方政府也很積極,在連江縣衛生局用心下,不斷突破醫療現況,引進先進科技設施,尤其是在醫師養成方面的成果,讓鄉親不再為生病無處就醫而生恐懼。事實上,地區在某些方面的醫療、保健工作,已經走在台灣縣市之前,像是成年人健康檢查,衛生局不僅在家鄉受到好評,而且把觸角延伸到台灣,讓旅台鄉親也能分享服務成果。
不過,我們也不諱言,地區醫療有待提升的地方還很多,其中相關設施的增加和醫術的提升,是重點所在。自從地區建立後送制度之後,民眾如有緊急病痛,可以經由直升機送到台灣治療,然而,直升機起降得視氣候而定,如果遇到壞天氣,病患便無法後送,而地區受限於設施又無能為力,眼巴巴看到病人病情的惡化,如果縣立醫院的醫療設施強化,可以暫時處理並穩定病情,或許就能度過難關。
中醫,已經不是中國人特有的醫術,在國際間也廣為使用,且享有信譽,凸顯它的療效,尤其是納入健保體系之後,民眾就診方便,更受到重視。在地區,半個世紀以來,都是以西醫為主,民眾如果需要中醫,得赴台灣看診,很費時間也費金錢,非常不便,中醫當為鄉親所期待,特別是老一輩的鄉親,對於中醫可說是情有獨鍾,因為早年他們有病痛,都是依賴中醫,現在這項古老的醫術引進到地區,民眾可依個人病情與需要,得到中醫醫訊和醫療服務,回響十分熱烈,在中醫門診的首日,本報以「門庭若市」比喻,顯然受到重視與歡迎,我們特別強調的是,中醫也好、西醫也罷,只要經過政府立案,而且能夠到地區來服務,促使地區醫療水準提升,鄉親健康有保障,我們都表示重視與歡迎。
中醫進駐,地區醫療水準再提升
- 200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