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防疫及動物保護」宣導活動,昨天在南竿山隴舉行,吸引不少軍民參加,經由專家學者解說,大家對於防疫和動物保護,有了概略的瞭解,如果能夠落實於日常生活,將對地區安全、保健,特別是尊重動物生命,都有正面的意義。可是,我們從過往的種種情況,發現軍民「聽歸聽、做歸做」,言行不一,像是養狗,原本是基於興趣和愛護,非常熱衷,可以不久就改變心意,把牠拋棄,狗兒四處流浪,何其可憐,也會造成社會環保問題。「養牠、就不要拋棄牠」乃是愛心的表現,這個觀念如果沒有建立,所謂的動物保護宣導,將流於形式,意義不大。
馬祖社會由封閉而開放,社會開放也衍生許多問題,疫情便是其中之一,地區近年來發生比較嚴重的登革熱或SARS,對社會安全造成衝擊,最近又有紅火蟻的出現,其他疫情也不少,面對接踵而來的問題,軍民可以不必恐慌,但是要有防疫常識,才能免於受害。對此,地區相關單位十分用心,不斷透過講習、宣導和示範等辦法,引起大眾的重視。我們從SARS等重大疫情的結果,看出政府的努力、鄉親的配合機制,是可喜的現象。其實,社會許多工作,總是會有優點和缺點,當我們享受社會開放的優點時,也要虛心面對缺點的衝擊,防疫工作便是實例。
至於動物問題,也是這次活動的重點,主辦單位強調,動物保護甚至動物選美,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主人好好愛護牠們,不要任意拋棄,唯有如此,野狗對社會的危害,才會減少。
野狗,怎麼來的?大家心知肚明,軍民一時興起「養隻狗來玩玩」,當狗兒長大且會惹事時,興趣少了,就變成「真討厭,快些滾蛋吧!」人們的喜與怒,固然只是觀念的轉變,可是動物何其無辜。地區諸多野狗,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軍中,阿兵哥平日與戰備為伍,生活單純又乏味,養隻狗可以增加生活樂趣,原本無可厚非,遺憾的是,他們在調職或退伍時,能夠「移交」算是狗兒的幸運,否則為之拋棄,任其在外流浪或死亡。
在民間,也不乏養狗人士,絕大多數是愛牠的,有始有終,少許則是抱著「玩玩心裡」,這種想法實不可取。我們以為飼養動物除了愛心,還要專門知識,因為牠是有生命的,常會感冒生病,而地區又缺乏獸醫,所以,除非很有興趣,否則養狗應該好好考慮。馬祖是一個人情味濃厚、社會有愛的地方,我們期待人與人之間往來密切,彼此照顧,這種心意也要用於動物身上,給予牠們應有的照顧,是愛的表現也是社會的溫暖。
不論是疫情或動物保護,都是社會現象,也無法避免,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又該如何處理?照著專家學者的觀念與方向前進,應該錯不了。
養牠、就不要拋棄牠/野狗問題極待解決
- 200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