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離島交通運量問題,民意關切

  • 2004-11-11
 連江縣議會開議的首日,議員就迫不及待地提出離島交通運量不足問題,顯見事態之嚴重。事實上,最近以來,旅客因為坐不上船而起爭執事件,已經屢見不鮮且見怪不怪了,如此交通服務品質,不僅影響旅客權益,同時也傷害觀光業和地區形象,政府和民間業者應該認真面對這個問題,迅速採取改善措施,而建造較大型的船隻,則是基本的解決之道。
 一個致力觀光業發展的地方,人潮是重要的指標,地區經過多年努力,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人潮,使觀光業為之景氣,可是人潮卻為島際間客運帶來難題,原因在於運量沒有隨著旅客成長。這個問題經由民意代表的關切和乘客的抱怨,浮上檯面。其實,幾個月前,縣長陳雪生已經提出「建造大型船隻,因應離島旅客需要」的要求,希望業者瞭解市場動向,有效提升服務品質,這項要求固然得到民間業者的認同,但是缺乏具體行動,很顯然,業者還在觀望,在利益考量下「得過且過、能拖就拖」。業者或許可以拖,但是旅客怎麼看馬祖?觀光業又如何發展。
 目前離島交通船隻,多數是民間投資,他們致力島際間交通改善的情懷與作為,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環境在變,市場也在變,過去的設施和經營方式,特別是服務品質,不一定能夠符合現在要求。我們知道,現今航行於島際間的船隻,大部分已使用多年,不僅容量無法滿足現有旅客需要,而且航速慢、設施舊,服務品質大打折扣。如此交通運輸工具,能夠和地區一再強調精緻觀光事業相提並論嗎?我們十分遺憾的是,業者對於這些問題,好像無動於衷。
 面對島際間客運問題,政府迫於民意,必然不會讓問題繼續存在下去,當政府面對地方發展與業者利益之間選擇時,當然會以大局為重,把地方建設列為首要考量。張永江議員提出由「合富輪」承擔島際間交通任務,主要的用意即在噸位與安全,有了大船,所有問題大致都可以解決,尤其是服務品質的提升。
 改善和解決地區對外和島內交通問題,是政府的責任,基於此,連江縣政府可以運用行政手段達到要求,然而,縣府也瞭解地方業者創業不易和經營困難,儘量給予支持,不過,政府施政是以旅客權益和地區發展做為優先考量,對此,業者應該有所體會,畢竟經營客運是商業行為,市場的動向與需要,業者必須自己掌握,才能創造更好的業績,否則將被市場淘汰,屆時政府也無能為力。
 地區島際間交通運輸,近年來不論質與量都有大幅成長,這是地方進步的指標,我們在欣喜之餘,更要以前瞻性的思維與作為,做好客運業務,以滿足旅客需要。現在所面臨的運量不足問題,政府與民間業者,都不能置身事外,各方應該充分溝通協調,找出可行方案,而建造或承租較大型船隻,則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做法,現在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