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果獨立,馬祖何去何從?」縣議員曹以雄拋出這個話題,在地方政壇上掀起漣漪。如果在地區進行民意調查,絕大多數的鄉親,可能會反對台獨,因為台灣獨立建國衝擊兩岸情勢,中共必然會有激烈的反應,甚至動武而發生戰爭,馬祖位於前線首當其衝。現實環境是非常殘酷的,台灣如果真正宣布獨立,馬祖又能如何?坐以待斃還是自求多福?我們應該要有因應對策,特別是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言,我們預先做好心理準備,才能對付未來的變局,能攻、能守,立於不敗之地。
在綠色執政下,台獨的言論和議題,充斥著國內外媒體,讓人不得不有所思考,我們重視的是,在政黨輪替之後,國人傾向台獨的比例升高,這是一種警訊也是現實,如果有一天,台灣真正宣布獨立了,馬祖何去何從?最近由台教會提出的「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條文中論及金馬外島歸屬時,他們認為應交由「住民自決」,台教會固然是民間團體,是少數人的看法,但是以其「成分」,多少能夠嗅出執政黨的未來動向,值得鄉親重視。縣長陳雪生於答覆曹以雄質詢時強調尊重民意,他說,「如果台灣獨立了,將尊重所有住民意願,不論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或是所謂的台灣共和國,若全民願意獨立,他也會宣布馬祖獨立。」很顯然,馬祖未來的命運將操縱在全民自己手中,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金馬這兩個外島,何其不幸,曾經實施長達半個世紀的軍事管制,人民不但失去自由,還要承受兩岸軍事對峙的威脅和戰爭的災難。好不容易,現在回歸憲政,社會開放民主自由,產業也跟著發展,卻又得面對所謂的台獨衝擊,固然這個問題不會立即出現,甚至也只是說說而已,可是,大環境的改變,非人力所能抗拒,近代國內外政情改變,幾乎都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即使是小小的馬祖,過去數十年中的環境變化也很大,在台獨議題上,未來既然是深不可測,我們不妨未雨綢繆,鄉親除了要有心理準備之外,還需要對策。
首先我們應該廣邀專家學者和地方人士,就台獨議題廣泛進行討論,類似島嶼發展會議,是可以借鏡的。我們以為,馬祖的未來,應有寬廣的視野與作為,環境改變不足畏,鄉親失去信心才可怕,如果大家有了縝密的思維和積極的作為,即使不幸發生台獨問題,馬祖也可以面對和克服。
其次,我們必須加速產業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作為未來談判籌碼與後盾,對此,政府與民間在基礎建設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機場、碼頭等公共設施進一步強化,促使產業升級,塑造馬祖成為兩岸三地經濟的樞紐,馬祖的地位與功能豈容忽視。
台獨,是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的毒藥,我們當然反對,可是現實環境必須考量,所以鄉親要有新思維,因應台獨問題。
新話題、新思維/台獨?現實環境的確需要考量
- 200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