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全球性馬祖露脊鼠海豚觀測研究站」

  • 2004-11-23
 「露脊鼠海豚」鄉親對它認識不多,可是它確是馬祖的常客,近年來在地區近海出沒機率很高,引起政府部門重視,學術界也有興趣,專家學者紛紛前來瞭解,進行資源生態調查,並製作標本展示。這些專家認為以馬祖海域出現露脊鼠海豚頻率之多,足夠吸引學術界在馬祖成立「全球性觀測研究站」;果真,不僅凸顯馬祖對地球生態所做的貢獻,而且塑造良好形象,我們樂見其成。
 加拿大籍的鯨豚專家(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王愈超博士等一行,應邀在地區進行露脊鼠海豚標本製作,無巧不巧,王博士前天以望遠鏡觀測海域時,竟然看到一隻死亡海豚,立即運回進行解剖工作;由此,也證明露脊鼠海豚「路過」馬祖的機會很多,如果能夠成立「全球性馬祖觀測研究站」,不但可以提供學術界研究,更是馬祖生態的大事。
 馬祖自然生態之多樣與珍貴,往往讓鄉親意想不到,驚喜不已。地區早年社會封閉,死氣沉沉,在軍事當道的年代,根本沒有注意生態環境,且被指為荒蕪海島。社會開放後,地方有了活力,對於生態環境也重視起來,經由政府的用心、民間的支持、專家的努力,發現馬祖不但不是荒島,其資源還非常豐富。當地區每到季節在幾個島嶼出現數以萬計的燕鷗時,那種翱翔天空的美麗、壯觀景象,令人嘆為觀止,而一種被視為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更把馬祖推向世界保育舞台,至於陸地的植物也不遑多讓,據專家調查發現,地區珍貴植物多達數百種,其中有二十多種,台灣沒有、大陸也未出現,如今在海上又有露脊鼠海豚,由此可見,馬祖幅員雖然很小,生態資源卻非常豐富,包括地下長的,天上飛的,海上動的,各具特色,這些生態資源是無價的,我們應好好維護與保存;是以,政府與民間於發展產業之餘,不要忽略了生態保育工作,因為生態才是馬祖永續經營重要資產。
 國家也好、地區也罷,都不能離開經濟領域,因為沒有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困苦,一旦面臨飢餓威脅時,便會鋌而走險,生態也遭殃,最好的發展途徑,就是經濟與生態兼顧,在追求經濟成長中,保有生態環境。馬祖由於大環境因素,曾經經濟蕭條,卻也保持生態完整,於地方民主自由後,政府與民間非常用心,採取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並重的策略,以觀光業為主軸的產業,已有不錯的表現,而在生態環境方面,各方做到以保育為主,但是,我們不諱言,仍然有加強的必要與努力的空間。
 連江縣政府這次邀請專家進行露脊鼠海豚標本製作,為海豚保育和研究跨出重要的一步,對於專家的建議,我們應該深思,像是鼓勵漁民參加「聰明漁具」競賽,對地區漁民而言,是新鮮而嚮往的;至於成立「全球性馬祖露脊鼠海豚觀測研究站」,對提升馬祖形象以及環保貢獻,都有正面的意義,應該大力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