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是地方特色也是商機

  • 2004-11-24
 如果有調查統計資料,馬祖列島的坑道數量(以土地面積比例)可能是全世界最多、最密集的,如此重要而珍貴的資源,我們應該善加運用,它是地方特色,更有龐大的商機,當地區全力於文化資產保護和觀光業發展時,不要忽略坑道的功能與價值。
 馬祖各島總面積不到三十平方公里,卻有相當數量的坑道,而且涵蓋全縣四鄉五島。世界各國因為種種原因或需要,大概都有一些坑道,特別是軍事用途,但是其數量可能不及馬祖,這是因為地區環境因素和軍事需求,也由於地質堅硬及山頭林立,提供開鑿坑道有利的條件,防範共軍進犯而將軍事裝備地下化。在兩岸情勢緩和下,這些曾經被列為極機密的軍事設施,現今多數已公開,「此一時彼一時」,時代的造化,讓人無法想像,可是換個角度思考,以專業經營坑道,價值更高。
 以觀光為產業主軸的馬祖,必須塑造特色以吸引觀光客目光,而坑道就是特色,且為其他縣市所不及,即使曾經發生戰役的金門,也相形見絀,至於如何爭取軍方開放坑道,又如何經營坑道資源,我們的看法是:
 爭取坑道開放方面,在兩岸軍事對峙期間,地區不但駐有重兵,而且軍事設施和裝備十分精良,這些優勢讓共軍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這種緊張歲月隨著兩岸互動而減緩,地區的駐軍也大幅減少,甚至民間有「馬祖非軍事區」倡議,由於兵力減少,軍方已經無力兼顧所有軍事設施,包括坑道在內「英雄無用武之地」,我們建議國防部釋出坑道,不僅凸顯軍方善意,而且可以讓國內外人士感受早年國軍經營前線的艱辛和貢獻,對馬祖觀光業發展以及提升軍方形象,都有正面的意義。
 經營坑道方面,當年為了作戰需要,提供官兵作戰與生活用途,地區多數坑道的規模很大,我們可以善加運用其空間,例如做為坑道觀光飯店、藝文展示等等,坑道博物館就是一種創意。不論何種用途,都離不開專業和投資,亦即經由專家規劃和商業經營,賦予坑道新生命,創造新商機。
 坑道,是早年國軍官兵心血的結晶,多少人為了開鑿坑道而付出代價甚至捐軀性命,如此投資重大的軍事設施,我們不能因為兩岸情勢緩和與國軍減少而封閉甚至被埋沒,應將坑道活化起來,將成果呈現世人面前,讓大家「憑弔戰場」檢視國軍經營戰場的功勳和開鑿坑道的艱辛。
 時代環境的因素,使馬祖擁有相當數量的坑道,我們肯定當年國軍官兵為國家安全所作的犧牲與貢獻。現今大環境改變,已有部分坑道,已經失去軍事功能,軍方如果能夠釋出,作為地方各種用途,讓坑道有了新的「任務」,很有價值和意義。金門有碉堡藝術節,馬祖有坑道饗宴,何者重要、何者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