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護道路品質,連江縣政府施展鐵腕,凡是非屬汽車之動力機械,例如推土機、怪手等,不得上路,而該類機械移動,應用貨車(如拖板車)載運。近年來地區四鄉五島的道路,好不容易一一整建,豈容動力機械破壞?因此我們非常支持政府政策,但是能否嚴格執行?業者態度如何?各界存有疑問。其實,這項禁令早在多年前已經實施,為何效果不佳,許多業者明知違法卻依然為之,有些乃迫於無奈,例如當地缺乏拖板車;也有業者無視法紀,因此,政府的執法是關鍵所在,所以,我們希望這次「來真的」,也籲請軍民勇於檢舉,這是法治社會應有的作為。
最近幾年政府積極於公共建設,尤其是道路整建工程,效果顯著,目前全縣四鄉五島的路況均已大幅改善,而整潔、亮麗的路面,不僅有助於行車安全,也帶給觀光客很好的印象,馬祖形象相對提升。如此品質的道路,鄉親十分珍惜,豈容破壞?但是一些重型機械的移動,根本無視於道路,我行我素,令人痛心。當路面受損之後,即使是整修也會留下痕跡,無法完全復原,這是地區整體的損失,茲事體大。正在召開的縣議會定期大會,許多議員針對道路維護問題提出質詢,他們肯定政府致力公路品質的效果,可是更痛恨一些不法營造業者,目無法紀,任意將推土機等機械在道路上移動。
其實,政府早在多年前就有此項禁令,連江縣政府於八十九年曾公告「非屬汽車範圍之動力機械行駛道路申請臨時通行證暨違規處罰相關規定」,亦即機械上路得事先申請,但仍有業者「落跑」。為此,縣府這次「變本加厲」規定更嚴,取消業者申請,也就是說,根本不准動力機械上路。政府基於道路品質,規範日趨嚴格,得到各界支持,但是,嚴格規定之後的執行面如何?他們可以利用深夜的時間行駛,政府又能如何?
政府於制訂政策時,現實環境應該考量,以地區來看,能夠載運動力機械的貨車或拖板車很少,離島根本沒有,業者怎麼辦?總不能因此而使工程停頓。整體而言,南竿本島重大工程陸續推動,各型汽車都有,當然也包括拖板車,離島就不同了,資源原本不足,工程設備更有限,如果動力機械無法載運,業者迫於無奈,可能只有「以身試法」一途了。港務處近來對於動力機械進口十分重視,設有嚴格規範,不論是推土機或怪手,都得裝置固定塑墊,否則進不了港,這種固定塑墊,既靈活又不傷路面,這項設施所費不多,營建業者應該可以承受,重要的是,它兼顧了政府政策和業者能力,現在的問題在於早先進來的動力機械,是未來規範的對象。
怪手或推土機等動力機械,用於各項工程,一機可當千人用,功能無比,相對的,它的殺傷力也很大,不僅對道路產生威脅,也是自然生態環境的殺手,因為,業者於運用時,應該特別謹慎小心。為了維護道路品質,希望政府執法嚴格,鄉親勇於檢舉,更重要的,業者自愛與自律。
禁止動力機械上路,重在嚴格執行
- 200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