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星期畫頁以生活品質為主題,刊出多張居家裝潢照片,的確很精緻也很亮麗,凸顯主人的格調。其實,家庭陳設以個人能力與喜好而定,沒有高低級之分,重要的是整潔,只要做到家庭井然有序、乾乾淨淨,就是生活品質,因此整潔才是鄉親主要追求的目標。
隨著地方開放和產業發展,地區民眾對於生活的要求也相對提高。過去只求溫飽,有個房子可以遮風避雨,算是好命了;現在不但有吃、有住,還要吃好、住好。在飲食上,雞鴨魚肉不缺,偶爾還要上館子換換口味;在居住上,高樓大廈不稀奇,高級裝潢才體面。這種生活,對地方民眾特別是老一輩的鄉親而言,真正是時來運轉,老人們曾在貧窮環境中生長,現今能夠分享社會的富裕,感受之深,非一般所能體會;但是,我們不諱言,人們在追求生活品質中,多數忽略了環境的整潔,十分遺憾。
在生活改善下,許多家庭的家具很高級,可是缺乏整理,甚至出現髒亂,這種情況或許和小家庭工作有關,夫妻都有職業,一起出門、同時回家,還有很多家務事要做,也就疏於整潔了;話雖如此,整理一下房間又能花費多少時間?個性使然,有些人整天都在忙,甚至在做苦工,他們的家庭也沒有什麼貴重家具或裝潢,但是很整潔,在親友面前不會失禮,並且受到敬重。
至於房屋門外的環境和陳設,更是主人生活和習性的指標。我們認為,門外五花八門或井然有序,非忙碌與否,乃在一念之間。在地區,能夠擁有居家庭園的房屋,少之又少,多數只是走廊而已,整理起來十分容易,但是必須要有動作,部分屋主不僅很少理會,反而將雜物往門外堆積,不但有礙觀瞻,而且造成環保頭痛問題。就環保局的資料顯示,全縣四鄉五島的環境衛生,最為棘手的問題就是騎樓、走廊和房屋四周的髒亂。街道商家騎樓屬於公有土地,政府依法可以取締,最近在相關單位努力下,多數騎樓保持暢通,然而,走廊和房屋四周環境,就不好處置了,民眾認為那是自己的財產,可以任意使用,政府基於「情面」或「便民」,往往也就網開一面。
其實,整潔環境乃發自內心,個人的生活習性是關鍵,所以應該從心理建設做起。整體而言,近年來在政府強力宣導下,鄉親對於環保已有概略的認識,也有一些表現,凡是環保相關活動,都能得到很好的回響,也能主動配合環保政策,例如進行資源回收等,尤其可貴的是,不少年輕朋友加入義工行列;因此,促使鄉親養成整潔習慣是需要時間的,地區已經有了很好的起步,是可喜的現象,未來需要繼續努力與推動。
不論如何,現今鄉親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是普遍的,我們從生活品質也看到馬祖的產業前景與未來發展,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鄉親能夠在追求高級生活中注重環境整潔,做到裡外一致,是以,唯有發自內涵,才是馬祖真正的進步。
生活品質,首重整潔
- 200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