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馬祖地方建設的一分一毫更得之不易;除執行延續性的工程之外,在原本中央預算吃緊且排擠效應下,爭取增加新建設補助經費,著實難上加難,唯有憑藉宏觀創意的構思,鍥而不捨的奔走,才能走出一條新路,福澳至珠螺濱海景觀道及清水海埔新生地整體工程的跨出,就是下了最佳的註腳。
在國內政治生態丕變,經濟景氣不振,中央總預算捉襟見肘,縣市更是勒緊褲帶,爭取建設經費尤為困難,地方政府各顯神通,尋求財源。因施政有它的延續性,馬祖這三年來必須執行南竿機場的興建、福澳國內商港的闢建,分配地方建設預算統籌在內;所以,剩餘預算已微乎其微,無法開創重大建設,而外界曾以「空轉」責難,縣府團隊頗有苦水內吞之慨嘆。
施政也有它的時間性,從規劃、運作至定案,必須跟隨程序在跑,以配合珠山電廠之興建,爭取福澳、清水至珠螺濱海景觀道、自行車道兼步道以及清水海堤、新生地整體工程的成功,主政者及工作團隊雖辛勞付出,但看著明年即予發包,則是心靈上最大慰藉,並也理解鄉親的等待心情。
地區近年積極推動離島觀光旅遊,以「觀光立縣」為發展主軸,這兩年推動「海上桃花源」計畫,為觀光發展成功邁進一大步,吸引眾多台灣遊客到馬祖觀光遊憩;而其建設發展方面,則以海岸保護及居民聚落保存為前提,規劃開發各項景觀旅遊景點設施,惟馬祖地區幅員狹小物產有限,現有觀光資源必須充分利用離島四面環海之優勢,保存海岸風光,以展現「海上桃花源」之風采。
基於上述縣政推動方向,同時配合珠山電廠之興建,並整治日益荒廢之清水港澳,改善福澳至清水、珠螺段之海岸景觀,連江縣政府藉清水外環道至福澳海堤整建規劃之際,利用堤頂道路之規劃,就珠山電廠聯外道路、資源保育、海岸防護及景觀維護作一整體考量,創造景觀據點及親水空間,開發更多觀光資源。
這項整體工程目的可歸納三點,一是闢建清水至福澳、珠螺濱海景觀道路,提供行人及自行車專用觀景道路,闢建一處優良之濱海眺瞰風景的觀光遊憩點。二是清水海堤(突堤)新建,提供小型漁船泊靠,滿足清水村附近居民需求與有效的發展海洋休閒遊憩資源與潛能等。三是填築清水新生地,興建親水公園廣場及配置休憩設施,改善居民生活品質,開發觀光景點以提高經濟效益。
在整條串聯福澳、清水、珠螺的觀景動線上,有自行車道、步道、聯外車道,還有海釣平台、觀海涼亭,將是馬祖最美的一條濱海道路
走過的都會留下足跡,在起點會遭遇崎嶇、起伏、波動,但只要落腳終點是完美、順暢,最後評價還是給予肯定的。
回顧93年縣政成果系列之二/福澳、清水、珠螺景觀道及公園整體工程
- 200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