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電子報再次改版的期許

  • 2006-10-27
 電子報是明日之報,本報電子報在改版兩年半之後,於今年八月廿二日下午突破百萬人次進站瀏覽之同時,即規劃版面精進及功能強化,昨天再次完成改版,注入新的區塊內容,把菜單調製更多元化、更豐富,以深化網站平台的功能。
 在改版規劃上,增添新的單元內容,有「馬祖藝術工作房」提供有關馬祖在地的繪畫、攝影作品發表,以及本地從事創作者之作品展示園地;「馬祖歷史圖像庫」徵集台馬兩地鄉親或國內外人士,提供私房珍藏生活舊照及拍攝古早馬祖圖像,共同找回歷史記憶;「公共活動佈告廳」提供社團、協會、機關、學校等佈告公共活動消息之平台;「全民寫作閱覽室」提供愛好寫作及心情記事發表園地,供讀者大眾賞析。
 在功能強化上,除每日新聞消息傳遞之外,改版增添新的單元內容,以「馬祖藝術工作房」的設置,藉由各方發表創作作品,留存作品檔案,也可帶動創作氛圍;「馬祖歷史圖像庫」的設立,不僅可勾起大家共同記憶,最大功能廣泛收集各方提供的歷史場景;「公共活動佈告廳」的建置,服務執行單位,也服務到大眾;「全民寫作閱覽室」的建立,由全民來寫作,可鼓勵大家寫作,也可分享心情。
 電子報網頁的改版,我們以內容、功能為取向,避免過大的更動及區塊擁擠,而在視覺上不舒適,在使用上不方便,讓每天到馬報家族「做客」的讀者習慣、流暢。
 目前一天到馬報家族—電子報網站的讀者,平均有一千零八十四人,人數穩定成長,與馬祖資訊網成為馬祖對外的兩大窗口。
 大眾媒介最可貴的在於有讀者的回饋,這個回饋是雙方交流的接近、認同,所以不論是鼓勵或是批評,都是讀者的自然聲音表述,讀者的建議,我們做為修正的參考。
 而讀者與媒介組織的雙向互動、回饋,最佳的捷徑就是電子報平台的最大功能之一,雙方可以用最快的交流渠道獲得溝通、傳達。
 事件、活動也好,過程、場景也好,或稍縱即逝,或過眼雲煙,其歷史價值在於紀錄、儲存,馬祖日報的功能也在於儲藏,電子報拜數位科技發展之賜,運用功能更能擴大、深化,同時隨著歲月累積,更能彰顯保存的珍貴。
 新聞只是片片段段,馬祖日報明年五十歲生日,它的最大價值盛裝馬祖半個世紀的點點滴滴及地方演變紀錄,不但「保留」了馬祖歲月,也「延長」了馬祖歷史,這也是工作使命,所以,在產製新聞之同時,不能忘掉保留、延長地方史料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