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交通的改善,地方醫療環境及資源跟著升級,連牙科診所即將開張,預估還是有它的市場;同時,未來叩準小三通馬祖遊的人潮,「醫療觀光」也是一塊待開發的區塊。
現今縣立醫院牙科門診已建立起口碑,每天看診的病患不少,也累壞了醫師,上班時間幾乎沒有休息。由於現代人牙疾比例甚高,一般矯正、裝假牙及牙周病治療,醫院門診無法全部兼顧。
以台灣來說,牙科診所幾乎每條大街都有,民眾定期治療大都以診所為主,也減輕公立醫院負荷,病患求診也比較方便。
因應市場需求,在馬祖執行學童科照護的牙醫師林雅青夫婦,經過六年每週奔波四鄉五島的巡迴診療工作,決定在春節後在南竿開設第一家牙科診所,也是馬祖有史以來首家民間經營的合格診所。
看牙,對馬祖成人而言,過去在軍醫時期是一種夢魘,如今,地方牙科門診已大幅改善,而且建立良好口碑,不過因人手不夠,在口腔教育、保健無法全力兼顧,同時離島門診,雖定期派遣輪診,但看診的便利性不足,民間診所可以填補這個缺角,以全縣近一萬人,加上軍人,仍然有它的市場潛力。
牙周病照護需要的是定期、長期的治療,診所提供了便利性,病患可以就近看診,也不必排隊等候。
再說,牙齒矯正,對現今家長重視子女的美觀及健康,都陪同子女前往台灣進行矯正,花費不在話下,如今有 了民間特約門診,省錢又省時間。
裝假牙,對牙疾的民眾而言,光是往返台灣的趟數不說,候機更是不便,所以,有不少民眾利用小三通之便,到大陸裝置假牙,不過,以大陸醫療水準,雖然便宜,但是安全性值得憂慮,大家還是小心為妙。
民間第一家牙科診所的開設成功,很有可能帶進一般門診的診所開張,若是如此,對病患看診是更加方便。還有,以小三通馬祖遊能帶動人潮的話,大陸人士前來看診的可能性很高,上午來就可看病;同時,將來縣立新醫療大樓完成,推出成人健康檢查,也就是所謂「醫療觀光」的推銷,也是吸引大陸人士來馬的一大訴求。
從民間牙科診所成立 看地方醫療升級
- 2007-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