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詐騙案件不在馬祖發生

  • 2007-04-06
 在馬祖沉寂一陣子的電話詐騙上當案件再度發生,不單是婦女或老翁,連男性成人也受騙;我們除了要做宣導之外,治安等相關部門也有必要強化民眾認知、辨識能力,透過專案集會講座或活動,讓社會大眾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及防範。
 從地方發生多起的電話詐騙受騙案件來看,都是利用人性的弱點,使得被害人心生恐懼或貪念,而將款項匯出,等到錢送出,自己冷卻心情後,才驚覺事情不妙。
 詐騙集團手法,誠如警方所說,看似不斷推陳出新,其實是換湯不換藥,這類犯案手法,也離不開利用人性弱點,以及被騙人的盲點。
 就此間發生過的案件,一是中獎、二是子女在台遭綁架、三是退稅、四是最近冒用司法、治安機關通知等,不外乎令被害人當時心中懼怕及財迷心竅。
 這次受害者是一名老翁,接到自稱「警察局」的電話,說他的帳號已被「詐騙集團」冒用,要提供他一個安全帳號轉帳,以免遭到歹徒盜用。這類犯案手法主要是騙徒利用「地方法院」、「地檢署」、「行政執行處」或「警察機關」名義,電話通知被害人「涉嫌經濟犯罪」必須出庭應訊等,致使被害人恐懼進而詐騙。
 另外,心生恐懼是前陣子佯裝在台子女遭綁架,而在電話中被毆打、受虐的哭訴,使得接電話的父母親驚慌失措,而乖乖將錢匯入指定帳戶。
 再者,是中獎的誘惑,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叫你先匯入扣中獎所得稅款,然後再給得獎金額;還有退稅通知,也是如法泡製,令受害人一時暗喜而損失更多。
 以多起電話詐騙的對象事件,有人質疑的是,「內神通外鬼」,不然,不可能知道受害者的基本背景;亦有人認為詐騙電話是無所不打;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判斷。
 總之,最基本的方式,不明的電話、簡訊,一概不回應,遇有威嚇電話,冷靜應答,不然就立即報警,或通知親友處理。
 地方民風保守,尤以婦女、長者對台灣光怪陸離、五花八門事件所知不多,治安機關可以就詐騙案件做專案活動宣導,透過案例的示範表現,以加深在地住民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