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馬生活圈形成 兩岸經貿商圈尚未成形

  • 2007-04-08
 小三通旅客流量升高,也是地方推動兩馬通航窗口的拉大,象徵兩地進程的跨越;以人員往返,頻繁的步調來看,福州已形成為馬祖生活圈;以貨物出入受限的腳步來說,兩岸經貿商圈尚未成形。地方政府聲聲催促中央,圖求活絡離島經濟,為人民生計找一個新出口,我們期待在旅客往返成長創新高之後,貨物出入也能更開放,使金馬成為兩岸貨物集散轉運中心。
 本報昨天論述,正當社會大眾都在關切台馬空、海運改善之同時,兩馬小三通海上運輸升級,在未來三年內,也將是關注的民意議題。
 據福州馬尾最新的統計,今年第一季經由福州馬尾-馬祖航線往返兩岸的旅客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增幅達39%,等於是四成的漲幅,流量成長快速。
 雖然地方小三通現階段的流量無法與金門相提並論,不過,逐年升高也是必然現象;因此,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條航線輸運未來的需求性,包括運輸工具改善、升級以及擴大功能性。
 以上述福州馬尾所做的今年第一季兩馬小三通通行旅客統計,一至三月近一萬六千人次,通航船隻二百三十八艘次,平均每月五千人次以上,除福州已形成為馬祖生活圈之外,與春節團圓、春節連假九天假期,以及元宵進香組團也有關連。
 春節是闔府團圓日子,台商返鄉團聚,循小三通往返;大陸配偶回娘家,也是兩馬流量熱絡的原因。再者是今年春節連續九天假期,近千人走小三通路線前往大陸旅遊,大年初二創下六年來單日高峰;還有元宵進香、馬港及山隴境四百人組團交流及祖廟進香,使得今年首季小三通往返流量大幅增高。
 兩馬航線除平日仍以台商、大陸配偶為主要固定客源之外,小三通走了六年之後,大家往返頻繁,加上出入便捷,福州已是馬祖生活圈,連續長假則也是在地民眾旅遊、休閒、度假的選項,甚至週末假日也會走入這個生活圈。
 在生活圈形成之後,兩馬經貿商圈尚未成形,地方政府也迭次反映,呼籲中央放寬貨物運輸,一則提振離島經濟發展,二來落實小三通通航之精神,最重要的是,為金馬生計找一個新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