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馬祖,對台灣遊客來說,已不完全陌生了;近年,隨著能見度的打開,大家開始知道是個旅遊的景點,不再侷限在過去電視氣象中提到的刻板印象。馬祖知名度雖升起,但是觀光行銷工作,還是要密集安打,以加深遊客的感覺,進而觸動他們的腳步。
最近,馬祖資訊網生活與文化區塊,貼出了一篇名作家苦苓自遊網的「去馬祖,再去希臘」的遊記文章,光看這個標題形容馬祖味道,就相當吸引網友讀者眼睛。
他文末還說,總而言之,台灣八個島「台澎金馬、小蘭綠龜」,出了本島台灣,你第一個該去、也最值得去的,就是馬祖了啦。
名詩人白靈四月八日在聯合報副刊發表一首新詩「芹壁村-馬祖北竿所見」,描述海、標語、石牆、歲月故事之優美詩作;他們對馬祖的風情,作詩及文章發表,不但是免費宣傳,也是最具影響力的文宣,透過他們的筆下,更會碰觸讀友內心深層的律動。
觀光少不掉宣傳,活動也是如此,近年,地方旅遊季系列活動,也改變以往在地宣揚的方式,跨海至台灣作發表會,希望透過大眾傳播媒介向國人推銷,這種破除舊框框的做法,值得鼓勵;至於,為吸引年輕背包族的客源,大專院校週巡迴各校的宣傳活動,多多少少也延伸切入各區塊,開拓旅遊市場。
當然,宣傳也是不能冷卻,我們雖然沒有龐大預算去做電子、平面廣告,但是我們可以利用文宣活動新聞化,花最少的錢,做有效的事。
觀光行銷工作,要有行動式的推銷,我們除了活動之外,其實也可以考慮改變方式,如邀集國內作家團,一年內分批來馬祖,全程供交通、食宿,透過他們的遊記、心情記事之類文章在網路、雜誌、報章發表,相信效果更勝過活動、廣告介紹。
心情筆記、遊記是「感動」,而廣告、活動只是「動感」,感動的威力絕對強過動感的效力。
另類思考 行銷馬祖觀光
- 200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