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做馬祖13種可能之思考

  • 2007-04-23
 聚落營造成功,不是一蹴可成,也不是住民單向意識,而需要透過多重經驗、觀察者相互激發思考,才能迸出新火花,點亮一個聚落的成長與再生。旅遊經營,也是如此,我們希望塑造馬祖品牌與創新能發酵,打造自己的風格。
 文化局執行馬祖聚落永續發展之規劃與經營,舉辦系列講座,在津沙老酒館開講,首場邀請到客家桐花季活動設計總籌程湘如名師傳授理念及引例舉證,並以「訂做馬祖的十三種可能」為演講主題,看到這個主題的定名,就令人耳目一新,且具創意。
 這場講座中,程湘如強調的是品牌創新理念傳達,他認為「馬祖就是馬祖」,「讓都會人享用另類馬祖」,馬祖應該運用自己的特色行銷商品(含旅遊),不能一味抄襲。
 她舉出許多國、內外成功的商品、旅遊產品,也舉例消滅創新的絆腳石,盲目流行的時代已終結,不能還以模倣洋洋得意,就等於判了行銷的無期徒刑。
 找出馬祖特色,才能行銷馬祖,她說,品牌故事是吸引消費者的動情愫,她認為,馬祖應以小眾旅遊為訴求。
 的確,現代人生活在水泥叢林,尤以忙碌城市人,最缺乏的是沉澱心靈空間,馬祖正好是離開台灣本島最近的小島,關掉手機,找一個沒有車子的獨立休閒島嶼,像大坵就是放鬆的最佳天地,給予精神營養補給。
 訂做馬祖十三種可能,程湘如要大家一起來動腦,她舉出三個理念大綱,一是度假型島嶼的夢幻定位,二是「惡山惡水」也是一種特色,也可創造價值,三是為產品建立獨特品牌。其中,第二項很好的逆向操作理念,值得大家思考。
 我們期待馬祖旅遊、聚落發展、營造,透過不同的人士,對一個地點做不同理念傳達,再經大家思考、激盪,試圖為我們家園累積多元資產,並藉以打開新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