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天上的星星都可以賣錢,不要說一個區域在古蹟、生態等資源發現。不過,在發現之後,必須進一步規劃、建置、宣揚,才真正達到活化、深化功能。莒光大場雌光螢有待熱心志工將紀錄資料著手撰寫資源發展計畫,觀光、建設部門也必須進場研調,大家合力進擊,或向中央相關署、會提出,建立首座大場雌光螢大本營,以增添馬祖生態旅遊、戶外教學、觀摩交流之園地。
從今年賞螢活動的首次開辦,是近年莒光發現大場雌光螢走出「行銷」的第一步,未來的路,雖然還很長,但是這一步的跨出,就是成功的開始。
對這個動物生態,開始大家不瞭解,逐漸在網路、媒體曝光後,已引起愛好者興趣,在熱心的教師、校長以及協會志工、民眾協助下,東莒本月十九日正式拉開「2007大場雌光螢賞螢活動」,發現地路段當日起路燈延至晚間八時開啟,目的是要讓大家都能清楚看到牠的發光蹤影,同時在活動期間,每週六、日東莒國小派員導覽解說,等於說義務在做。
這個被稱為發光如星的「夜精靈」,國內數量在減少,而大場雌光螢更值錢,牠在馬祖數量多,為台灣專家推崇,不但東莒有,西莒也發現,北竿也有,我們要加以保育。東莒教師已建議,明年列入觀光活動計畫,以擴大知名度、重視度及保育力度。
在日本已將螢火蟲列入保育,因人的生活環境入侵牠的棲息環境;馬祖造成大場雌光螢減少的原因,可能是行道樹的種植、道路的翻修。推測這些工程要翻土,因此讓土裡的大場雌光螢幼蟲無法生存。東莒的大場雌光螢數量,目前還是很多,台灣一次也只能看到兩、三隻,所以特別珍貴,也必須珍惜。
在大場雌光螢在馬祖發光之後,下一步仍待莒光熱心教師、協會志工等,著手彙整資料撰寫資源保育及發展計畫,觀光、建設部門更必須運用行政資源進場瞭解、調查,委請專家研究,把牠的光照亮在遊客臉上。
同時,在保育工作,建設部門也要著力維護,如劃定保護區,讓大家共同珍惜,以保持現有大自然生態景觀,使得可與星光、明月相輝映成為馬祖一大「寶貝」。
合力規劃大場雌光螢長住莒光
- 200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