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竿開場 要求立榮南機「照表操課」轉降

  • 2007-04-29
 在南、北機場尚未完全改善之前,空中交通永遠是議壇最熱的話題;當進入評估改善階段之際,現行的加班疏運及南機北降機制,航空公司未予落實,成為民意質詢鎖定焦點;歸根究柢,一是立榮執行誠意不足,二是立榮督導力度不夠,致使民怨一直迴盪在馬祖天空。
 以南機北降而言,我們都知道,調機不像調車方便,其他轉降要報備程序等都不是困難問題,關鍵是當北竿機場處開場狀態時,南竿的班機總得要開,航空公司更不能以可能再關場之預判或是松山站客源已散,召回不及或不易,以空機而飛,在成本上划不來而以調度困難一詞做為理由,不免令旅客質疑。
 南、北機場班表是固定的,反正照表操課,飛至北竿上空不能降落而折返,旅客也沒話說;總之,展現誠意夠,民眾不滿意,還是可以接受。
 平情而論,立榮給馬祖人唯一的好感是飛安及公司企業化,其他包括服務、輸運機制,大家都不滿意,相對的,獨家霸權、第二家進駐、北降多花二百元都捨不得的聲音沒有斷過,甚至立榮說馬祖航線虧錢,也沒有一個人完全相信。再者,台灣高鐵啟用,國內航線削價競爭,立榮也是「不動如山」,也給大家不佳印象。
 服務,做到百分百,是不易之事,讓旅客百分百滿意,也是難上加難;不過,展現或流露出來的態度、行動卻是個指標;我們當然也不完全否認立榮接手以來所做的飛安加強、機型升級以及作業制度,而是在南機北降所執行的機制識意不足,盈虧看得太重,反而失去旅客的信賴。
 加班有困難,南竿原本排定的班表飛機在北竿關場後開場,進行南機北降飛行航班,總不會是過份要求。
 我們認為立榮要做某個程度的營運成本付出,做長遠的打算,當南機北降落實及再啟動加班機制,旅客看到天候會轉好,就不會全部選擇搭船去。
 營運上的策略,先有蛋、還是先有雞,完全在於營運者判斷,也不能太侷於帳面浮動業續,那只是一個參考,真正的要看遠,讓台馬航線永遠是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