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前瞻性的角度,推動地方醫療作業升級,衛生局除著力新醫療大樓興建之外,也著眼於民國一百年之後的事,就是醫事人員的養成搭配,這種做法值得肯定。
根據衛生局卅日公布的向衛生署提出第二期醫事人員養成計畫,依據地方需求及衛生署2010年衛生指標(指醫院人力、病床數等),前瞻性的增加各科系名額,從民國九十六年至一百零五年共有九十七個名額,希望民國一百年達到理想目標數後能延續下去;目前衛生署核定九十六年至一百年本縣名額為四十四名。
關於這項養成計畫的擬定至爭取過程,以及效益,我們已做論述,大家也有所期待,並持予肯定。另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十年醫事人員養成計畫,保送九十七個名額,對地方學子升學、就業提供一個最佳的平台。
在衛局披露第二期地方醫事人員養成計畫清單之後,不但在地高中學生看了有信心保障之外,家長們也十分高興,給子女多一個選擇機會。
以醫學、牙醫系而言,先核定五年內就有十六名,平均一年三名,著實不易,不然,與全國學子競爭擠進醫學系,的確難度很高。醫師行業,雖然辛苦,但在台灣仍是最吃香,並受尊重的職業。
考醫學院還是學子首選之一,在比例上是鳳毛麟角,不少是補習班重考生苦讀力拚而出,且大都是明星高中學生。
以醫技、護理系來說,固然,國內醫技、護理系所眾多,但還是有所優勢區隔,以保送的醫技如檢驗、放射、復健、營養等科系,必然是較好的學院,不但學雜費便宜,學習環境也佳。
保送最大的好處,是畢業之後的工作有所保障,不要為工作而煩惱,也不必四處應徵遴選,學成之後返回馬祖服務,不論是在南竿或是離島,反正都是在自己的家鄉奉獻所學所能。
現今人浮於事,大學畢業尋找工作困難,失業很多,家長對子女畢業後出路也是一大困擾,從求學至完成,似乎煩惱不停,唯有工作穩定,才會寬心。
總的來說,地方第二期醫事人員養成計畫,不單單是建全四鄉五島院所醫療作業能力,也是地方未來安定的一股力量,值得我們肯定。
醫事人員保送列車 地方學子多一份選擇
- 200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