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面對國際毒品轉運路線變更,法務部擔心外島易成為轉運管道,下令檢調積極查辦;毒品是國際公敵,杜絕販毒、防範轉運措施絕對有必要,不過,以國際毒品變更轉運路線延伸至外島,不是說不可能,而是有點遙遠,況且輾轉台灣,再者,點名馬祖,對我們有點沉重;若基層接到執行命令再壓緊,更對我漁民生計造成莫大壓力。
根據中央社十一日台北電訊,法務部根據情資,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鴉片是由阿富汗生產,且是恐怖組織「蓋達」收入來源之一。阿富汗生產的鴉片近來走私途徑為透過中國新疆再到東南沿海及東南亞地區,目前已嚴密注意是否有經由台灣外島轉運的情形。
隨著兩岸互動頻繁,金馬與對岸近在咫尺,從小額貿易至小三通,海上運輸以生活、機具等貨品為主;我地方民風淳樸,漁民背景單純,至於,過去幾起違禁品之輸運,亦是在無知狀況下發生,被背後不良集團利用。同時,在發生之後,漁民們都引以為戒,僅單純轉運一般貨品。
在報導中指出,外島走私嚴重,規模已大到當地人暱稱為「艦隊」;其實,這種稱呼言重了,不是在當地者會誤以為組織龐大,事實上,這群弱勢漁民在海上資源枯竭,轉型為小型貨船運輸,根本稱不上所謂「艦隊」。
他們載送台商貨品,目前中央也放寬十萬美金以下的貨物,台商不必檢附證明,給予漁民一條生路的指標作用。
自兩岸大門開放以來,從小額貿易至小三通貨運,提供兩地貨物運輸最便捷的通道,也養活百餘人的生計,尤以地方國軍兵力大幅裁撤,民間商機一片蕭條,以及小三通半遮半掩的政策,金馬發展利基受困下,這條海上絲路成了民眾求生的臍帶。
兩岸海上運輸、交易,盼中央立法解套,兩岸漁民海上漁獲,交易或走私爭議,從金馬至本島台灣,都一直有困擾,尤以海域作業接觸日益頻繁,的確值得中央重視,並應及早立法解決,以免日增民怨及執法痛苦。
以過去例子,相關執行部門實施掃蕩專案,弄得地方不和諧,不是成功的專案,而今,再以國際毒品轉運路線變更之可能,而再點名馬祖,對漁民來說,又是一個傷害,我們支持杜絕毒品,但希望相關部門慎重其事,避免地方民怨再起。
海上執法、民眾生計兩者兼顧 避免民怨再生
- 200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