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規劃人工沙灘 建議市府用馬祖海沙

  • 2007-08-20
 北市府有意建造人工沙灘,以約籃球場大小的海沙,最多一千多立方公尺的量,等於小三通砂石船一趟多一點的沙子,建議北市以馬祖海沙為首選,是最佳的材質,尤以打著是馬祖的海沙,對我們旅遊更是加分。
 據媒體報導,台北市政府有意要在市區合適的區域建造小型的人工沙灘,這個構想是參照法國巴黎;馬祖沙灘潔淨的海沙是全國品質最好的,因此有民眾建議,可以割愛提供台北市一些海沙,順便也為馬祖的沙灘美景打廣告,我們希望北市也以馬祖海沙為第一考量,而且來自外島更具價值。
 台北市政府打算把北市松智路、松壽路的街舞廣場,變成人工沙灘,設置遮陽傘、躺椅及水龍頭,讓市民享受沙灘的感覺;市府會有此構想,是因德國經濟辦事處副處長Andreas Gursch專題演講時提到,在歐洲等地相當風行的人工沙灘,台北市或許可以考慮。台北市長郝龍斌認為,沙灘既不浪費資源,又可增加休憩景點,指示研考會進行研究。
 以水泥都市而言,缺的就是柔性的海景,不管,噴水池或是水塘,感覺上還是不夠寬闊,所以,在歐洲近年很盛行人工沙灘的造景,提供久居城市的民眾視覺及內心的舒暢。
 對海島的我們而言,走出門就是澳口,感受不夠強烈,對水泥叢林的人來說,應該很珍惜,也很特別。
 設置人工沙灘成本低廉,沙灘外圍築道矮牆,其他包括遮陽傘、桌椅等,都是移動式。至於沙的來源,從南台灣墾丁、北部中角、福隆等都有可能。
 不過,以馬祖海沙晶瑩亮麗最有名氣,我們可以提供給北市,而且是最好的宣傳。
 地區有民眾就認為這是一次很好宣傳馬祖的機會,只要提供一些海沙,在這些人工沙灘的入口處豎立沙子來自國境之北的馬祖,會對地區觀光宣傳有所助益,北市要規劃人工沙灘面積並不大,約一個籃球場大小,不超過七百平方公尺,以一米五厚度,海沙大約只需一千多平方公尺,等於小三通一趟砂石船的量,並不構成坂里沙灘的生態影響。
 目前,坂里沙灘的海沙已逐漸回流,割愛或各澳口分攤一些給北市,打著馬祖的名號,對我們旅遊及坂里都是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