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築堤 地方防颱居大功

  • 2007-08-21
 近年在各澳口築堤、填海之後,颱風海水倒灌情況大部份已改善,民宅現大都水泥樓房,也不怕強勁風雨,現今唯獨擔心的是老樹、年久後的鐵皮屋,以及濱海、低窪村落。
 以颱風侵襲、路徑而言,馬祖算是福島,到了台灣再到馬祖,威力已減弱,多半匆匆而來,匆匆而過;再加上台灣中央山脈阻擋,就算雙眼強颱也變為中颱。
 雖然,颱風不致構成直接傷害,但威脅仍在,更不能掉以輕心。每次颱風警報,縣防災中心都視為第一任務,縣長陳雪生均親自主持,並指示做好一切準備,颱前颱後,都密切注意狀況。
 由於,地方防颱工作重視,傷害損失均降至最低,民眾也對颱風認知充足,在颱風前後,外出行動安全為重,如停止一切出海活動,也不會到澳口觀浪之類的危險性舉動。
 過去,在各澳口防波堤尚未強化之時,每逢颱風,海邊附近的住戶聞颱風色變,若逢大水,海水倒灌更是心中夢魘。近年,大部份澳口築堤、填海,這層內心壓力已完全疏解。
 海水倒灌是颱風常見的水患,山隴澳口海浪曾衝至菜圃,津沙、清水早期波堤在海浪湧起,高達三層樓之高,對住戶生命財產造成極大威脅。近年,颱風偶見的是雨水充沛時,部份常會造成淹水,相信在水溝通道落實之後,這種狀況會予排除。
 至於,部份濱海澳口的護堤仍待強化,如午沙澳口,現已有水泥方塊防柵,可發揮抵海浪功能,未來則是在配合景觀上做規劃護堤;后澳因地勢關係,將來南堤計畫有成的話,也可改善。塘后道路,以後唯有改道、高架可以改善。
 船隻避風浪,漁民都有經驗,北竿白沙南堤完成,小潮可以過颱,大潮則移至福澳避風,只要多一份準備,就會一少一份損失。
 颱風來襲,我們希望的是能帶來持續雨水,西南氣流能夠帶個一週的細密雨勢,水庫抗旱就可紓解,只是近年颱風來,馬祖雨水太少,有時全年平均雨量不及台灣一天。
 地方防颱工作周全,將來擔心的是路樹,強勁風力,老樹勢必倒下,經過四十年樹齡,不少枯樹是最大問題;再者,是過去鐵皮屋興盛時,材質不佳的鐵皮,也是民宅一大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