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三通做應變措施是必要的,在未來必然趨勢下,金馬可就試辦經驗、模式以及區位優勢,搶先建構於兩岸,大三通運作下的另一個經貿互動平台。
自開放小三通以來,大部份金馬人士都會認為,只要大三通一開,小三通就要關門;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不過,兩馬通航七年後,這個看法已逐漸調整,一是福、廈已形成金馬生活圈的一部份,二來兩地經貿商圈還未成形,仍有市場發展潛力與空間。
再者,兩岸問題錯綜複雜,大三通通航即使宣佈開放,還有待時間磨合,主要議題繁鎖,問題糾結,不是坐在談判桌上一拍即合。從小三通的運作狀況來看,七年才彈出今天的節奏,更何況大三通之課題。
大三通是一定要走的路,只是時間點的問題,二零零八年不論是那個政黨執政,它是一條擋不住的路。
八月四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來訪,曾提出一項議題,針對「後大三通時代來臨因應措施」,明確指出將來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開放大三通」是必定要走的路,馬英九並把「開放大三通」作為總統競選重要政見,為配合政見執行,規劃將來提列300億經費,作為「非營利循環基金」,另提300億為大三通後配合離島轉型之用。
前述金馬人士在小三通實施之後的看法已有調整之外,我們認為大家還要做深層思考,以小三通現狀,僅在行的便利性達到,其他貨運尚未完全通暢,與原先試辦精神有很大落差,與其現況如此,不如能配合未來大三通有更大翻升空間;所以,我們做因應準備是未雨綢繆,其方向正確的;同時,我們也可以拋開悲觀看法,以更積極、務實的心情,看待大三通政策的到來。
地方政府針對未來大三通議題,為馬祖發展做轉型及佈局做應變措施,希望形成共識後,一起為金馬開闢新的出路。縣府指示相關部門對政策、作法上提出看法、規劃,再配合學者、專家、台馬人士共同討論,這是具有遠見的做法。
如今,金馬的優勢在於小三通現有運作模式、經驗及區位,這是基樁,也是未來架構,如何運用優勢,如與福建經貿、旅遊合作的擴大、深化,以及在大三通未完全之時的通航項目爭取。
以兩馬小三通長遠佈局而言,開放大三通,相對的,兩岸互通腳步的開放,小三通放寬項目將更加多元,對金馬利基更為有益。
以兩馬小三通小而便捷思考出發,大有大的容量,小有小的功能,發揮小三通區位的便捷,取代或替補大三通之缺口。
大三通開放 小三通開展
- 200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