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線 新思維 新作法

  • 2007-09-30
 在地方政府及各級民代爭取努力之下,馬澎航線正式開通,儘管這是象徵意義重於實質意義,但背後卻代表馬祖各界積極想要在小三通業務尋求突破的作為。大陸方面相當重視這一次的馬澎航線開闢,大陸希望逐步與台灣大三通的政策方向不變,對金馬澎三離島小三通而言,如何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是非常重要的。小三通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在馬澎新航線開航之餘,期待地方及中央對小三通的規劃要有更新的思維與作為,才能在大三通的趨勢下繼續生存。
 陸委會今年三月一日同意大陸團由馬祖直飛澎湖,回程時再由馬祖返回大陸。九月二十八日是馬祖開辦小三通以來,第一次有大陸團體從馬祖直飛澎湖,新航線的背後象徵小三通有了新思維,姑且不論其實際效益有多大,就政策突破的立場而言,證明地方的努力是有逐步在實現中;金馬小三通開辦多年以來,一直是地方與中央的角力戰,政策無法與實際運作做有效結合,所以才有這幾年在人貨中轉碰到許多技術面問題的困境產生。
 新航線的開通在政策方面的宣示意味濃厚,不論是大陸還是台灣,所謂的意識型態是卡在小三通前進路線上的一大障礙。不久前,副總統呂秀蓮在馬祖提出中三通的構想,過去堅持反對三通的執政黨,如今在觀念與思維上都有所轉變,這是勢之所趨;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先生在訪馬期間也提出呼籲,大三通是未來勢必要走的路,這些政壇重要人士所言即可能是未來的政策走向,因此,縣長陳雪生不久前也史無前例的要求縣府各局室主管,要針對未來三通政策的走向擬定因應的措施。我們已經意識到危機,在小三通各方面的政策擬定及爭取不但要方向正確,時效性更要掌握。
 在思考金馬未來的出路時,除了觀光產業外就是小三通,別無他途,將來即使大三通開放,以金馬地理區位,還是有它的優勢;尤以兩岸目前局勢,小三通最具發展利基,我們較遠大的目標是取代港、澳中轉的地位,也就是讓廣大的台灣人民都能經由金馬進出大陸,這可能與將來可能的大三通有所衝突,所以小三通要結合觀光才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金馬澎位在一條線上,單向的進出絕對不符合未來的需求,所以短時間內要設法讓這條線與大陸的福州及廈門連成環狀動線,金馬互為出入口,動線拉大,前景拉遠。
 地方政府針對未來大三通議題,為馬祖發展做轉型及佈局做應變措施,希望形成共識後,一起為金馬開闢新的出路,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在政策擬定上有新的思考,自然在作法上會有新的突破;金馬試辦小三通的立法意義是希望藉此繁榮地方,只要是對此有利的都應該有大幅的開放尺度來面對。